1月29日,乙巳蛇年正月初一,受冷空氣影響,黃河下游河段本年度再現流凌,國網甘肅劉家峽水電廠嚴格按照調度要求,控制出庫流量為510立方米每秒,確保黃河防凌安全。
國網甘肅劉家峽水電廠堅決扛牢企業“三大責任”,立足企業功能定位,統籌安全與發展、保供與轉型,堅持以“綠水智電”守護黃河安瀾,做好電源支撐、做強水電隊伍、做優效益貢獻,以向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多安全可靠清潔綠色電能為己任,助力甘肅加快建設新型電力系統,實現“雙碳”目標,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貢獻劉電力量。
頂峰保供 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隨著“雙碳”戰略的落地,甘肅省搶抓“雙碳”機遇和大力發展新能源,不斷提升電力外送和就地消納能力,推進“風光大省”向“風光強省”轉變,但是,風、光是一種氣候資源,具有隨機性、波動性特征。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劉家峽水電廠以落實助力甘肅電網新能源外送的責任,嚴肅調度指令、不斷優化機組運行方式和檢修策略、最大限度減少因設備檢修、非停等對電力保供的影響,深度參與電網調峰,助力新能源消納。
為了適應新時代能源發展新要求,劉家峽水電廠把新一輪設備改造提上企業高質量發展規劃。2018年至2021年先后完成了3號機、1號機、4號機定子改造,2022年6月24日2號機組圓滿完成整機改造順利并網發電,標志著電廠新一輪整機改造全面啟動。2024年6月14日,3號機組整機圓滿完成投產發電。在整機改造工作中,采用了大量新工藝、新技術,“人字形”編織帶工藝、定子線棒連接塊中頻感應釬焊工藝等新工藝的應用,全面提高了定子的電氣性能。采用不分割葉片的非對稱分瓣轉輪型式,屬國內首創。原來轉子風斗結構改成密封性能優異的雙路徑向端部回風通風冷卻系統,不僅提高了機組的安全可靠性,而且定子最高點溫度降低約28攝氏度,定子溫度最大溫差控制在5攝氏度以內,降低約25度,大幅度降低了通風損耗,提升了定子鐵心防翹曲性能及使用壽命,同時提高了發電機效率。機組效率試驗結果顯示效率提升5個百分點,按年平均運行小時數計算預計年度增發電量約6000萬千瓦時,經濟效益顯著,為甘肅電網健康可持續發展貢獻了積極力量。劉家峽水電廠自1969年投產發電以來,55年來累計發電2762.52億千瓦時,如果按每千瓦時發電消耗350克標準煤計算,相當于節約燃煤9668.82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5332.3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82.18萬噸,推動綠色低碳發展顯著。
綠水智電 助推流域高質量發展
伴隨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劉家峽水電廠主動擔當作為,貢獻劉電力量。
為了保持水庫兩岸水土豐潤,劉家峽水電廠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庫區沿岸開展義務植樹造林活動,先后削平6座山頭,填起幾十條溝壑,植樹兩百萬多株,綠化面積3382畝,為前來觀賞的游客展示出了綠滿山、花滿園、鳥語花香、清靜幽雅的美麗環境,企業曾8次榮獲國家和省級綠化造林先進單位稱號。
電廠認真貫徹落實甘肅省委省政府關于“構建以水源涵養和水土保持為重點的黃河上游生態功能帶”工作部署,在服務黃河上游生態功能帶上積極履責擔當。一方面,持續深化河湖長制責任,不斷強化運行管理,努力處理好發展和保護的關系,定期進行巡河,強化日常長效管理,重點關注河道清理“亂占、亂采、亂堆、亂建”專項行動,為守好一庫碧水全力以赴。自2018年來,企業先后投入兩艘自動化機械打撈船,制定壩前水面清污方案,全年常態化開展水面清理作業,實現壩前水域日清日潔,年均打撈運輸枯枝斷木等漂浮物達1.7萬立方米,有效減輕了污染。另一方面,共同推動與臨夏州、永靖縣生態環境部門合作,依托甘肅“電眼”看黃河——智慧環保用電監測平臺,圍繞多維環保指標監測分析、智慧環保用電監測指數研究及構建、排污許可證企業監測、特定區域污染情況監測等,開展一系列電力大數據在黃河上游生態治理領域的應用,持續深入開展污染防治行動。
電廠聚焦企業轉型發展重點課題,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設,通過不斷加快科技創新和先進技術的推廣運用,在保障電網安全和推動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方面積極發揮“壓艙石”“穩定器”的作用,以“綠水智電”強勁帶動產業進步,協同風電、光伏和抽水蓄能等可再生能源高效發展,不僅讓河西的風點亮中原的燈,而且讓綠色的電守護好黃河安瀾,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來春梅 莊克軍)
- 2025-01-30國網蘭州供電公司西固供電分公司:全力保障“電”亮團圓時刻
- 2025-01-28甘肅省農信聯社黨委書記、理事長王文永除夕看望慰問一線員工
- 2025-01-28助產士王振琴:奏響愛與創新的交響曲
- 2025-01-27國網慶陽供電公司保障鄉村電力安全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