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 今
增強投資對穩增長的“拉動力”,關鍵要真抓實干,首要一條,把已有的政策學好用好,落實落細。
近幾年,聚焦政府投資全過程,服務民間投資全流程,涉及預算內投資、專項債和超長期特別國債投資等的一系列文件規定陸續出臺、持續完善,支持民間投資的“21條”“17條”等政策舉措務實全面,與政府性投資相關規定有力呼應、互為依托,形成比較系統的投資“頂層設計”。
這些“規矩”厘清了投資行為邊界,明確了投資主體責任,強調了績效考核要求,也消除了以往影響投資效能的“梗阻”“痛點”。比如明確政府投資基金的容錯機制、退出渠道,要求政府部門不以行政手段干預基金日常管理事務和具體項目投資決策,等等,有效釋放各類投資主體活力。
把這些投資的“規矩”,與國家發展戰略、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重點任務等結合起來,資金“投向哪兒、誰來投、怎么投”等關鍵問題皆一目了然。2024年,“兩新”“兩重”扎實推進、成效顯著,就是例子。
梳理各地擴投資的好做法,我們最深切的感受是,“好典型”基本能從相關文件政策中“溯源尋根”,這些地方在學深學透的基礎上創新實踐,取得圓滿成效。而一些地方的投資亂作為、不作為,有的是不講規矩,明知故犯;有些則是不知規矩,錯失良機。
開年之際,各地全力擴大有效投資。相關部門和市場機構,一定先踏踏實實,把政策精神吃透,抓緊干起來。
- 2025-02-06滿懷希望,擼起袖子加油干?。ㄋ暮B犚簦?/a>
- 2025-02-05細分市場也能長出“參天大樹”(觀象臺)
- 2025-01-24直面需求 不斷創新(快評)
- 2025-01-22銀發經濟的金色機遇(金臺隨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