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敦煌市以建設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人民滿意的文明城市為目標,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著力提高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不斷深化文明培育主題、創新文明創建形式、豐富文明實踐活動載體,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和滿意度持續提升。

敦煌市深入實施“德潤敦煌”公民道德培育工程,切實做好“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等先進典型學習宣傳,先后培樹“中國好人”3名、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1名、“甘肅好人”18名、甘肅省道德模范3名、“酒泉好人”42名、敦煌市道德模范69名。敦煌研究院文物保護團隊榮膺“時代楷模”“國家卓越工程師團隊”等稱號,“敦煌的女兒”樊錦詩當選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為全社會樹立了榜樣和標桿。依托主題黨日等載體,敦煌市各鎮各單位積極組織干部群眾開展學習、崇尚、傳承、踐行“絲路精神”和“莫高精神”系列活動300余場次,凝聚廣大干部群眾埋頭苦干、勇毅進取的強大精神動力。
敦煌市持續深化先進模范學習宣傳活動,充分用好“甘肅好人”李生壽文明實踐品牌工作室,在全市組織開展道德模范事跡巡講活動400余場次。在敦煌市梨園廣場打造市級先進模范長廊1個,展播各類模范先進事跡。在城市主次干道、公共場所、窗口單位等顯著位置張貼道德模范公益廣告3000余處,通過基層巡講、文藝志愿者說唱、農村大喇叭播放等形式,持續講好先進模范的感人故事,在全社會營造見賢思齊、崇尚英雄、爭做先進的濃厚氛圍。
敦煌市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緊緊圍繞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目標,聚集城市服務重點,投入60多億元建成國際會展中心、公共文化服務中心等一批優質城市文化地標,先后投資21.5億元建成景觀大道、飛天大道等城市主干道15條,升級改造背街小巷56條、老舊小區165棟。投資1.7億元建成生態公園2個,精心打造“口袋公園”30余處,建成瑞月公園、博望公園、古郡游園等10個街頭綠地,實現“推門見綠,移步即景”。緊盯構建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成便民市場和便民服務點20處,新建智慧安防小區67個,打造物業管理示范小區16個,安裝智能充電樁1400余處,實現城市“顏值”大幅提升。
敦煌市充分挖掘敦煌文化元素,設計了飛天、駝鈴、宮燈、馬燈、藻井等五大類特色路燈,雕刻城市文化磚4500余塊,著力構建城市特色文化長廊。推動公廁品質提升,提升改建公共衛生間10座,創新打造“文化公廁”,使其成為全新網紅打卡點。推進和美鄉村創建,提升改造農房1400余戶,鄉村面貌得到新提升。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實施造林綠化、防沙治沙、沙化土地封禁保護等項目,在全市積極打造天藍、地綠、水凈、山青的城鄉人居環境。

敦煌市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陣地作用,圍繞“人類敦煌·擁抱文明”形象品牌,深入挖掘培育了“理響敦煌·以理育人”“百·知味”社區學院以及“益撿有禮”“敲門嫂”等一批接地氣、有新意的文明實踐優秀案列和品牌項目。以弘揚和傳承敦煌文化為抓手,廣泛開展“文化自信大講堂”、非遺文化傳承、戲曲匯演、百姓村晚等群眾性活動6000余場次。
敦煌市聚力打造敦煌文化國際傳播中心和“人類敦煌 心向往之”國際傳播品牌,弘揚敦煌文化,講好敦煌故事,傳播中國聲音。《敦煌盛典》《又見敦煌》《樂動敦煌》《千手千眼》四大演藝首次當年突破2300場次,觀看人數超百萬。鳴沙山月牙泉“萬人星空演唱會”火爆全網,累計播放量超百億。成功舉辦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東亞文化之都”中國敦煌活動年、“敦煌潮韻 絲路霓裳”敦煌國際時尚周、絲綢之路國際汽車拉力賽等等各類國際性論壇展覽和品牌賽事活動,充分展示了文化自信的“敦煌樣本”。(劉麗麗 文/圖)
- 2025-03-17蘭州城關區舉辦“黃河之濱也很美·文明集市”新時代文明實踐集中活動
- 2025-03-17金徽酒召開2025年度工作會議
- 2025-03-17方大炭素團委受到共青團蘭州市委通報表揚
- 2025-03-17張文宏一行在甘肅省人民醫院開展交流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