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天祝縣緊扣新時代文明實踐“14536”總要求,推行“4+4”工作法,抓好“四個環節”做好“四字文章”,著力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天祝縣2025年“學雷鋒 做志愿 服務改革建新功”志愿服務月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啟動儀式
抓住怎么做,讓陣地“活”起來。研究制定《天祝縣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方案》,對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進行系統安排,靠實縣鄉村三級書記第一責任人職責。按照“1+10+N”文明實踐網絡體系建設思路,探索建立“線上+線下”雙向運行機制,依托甘肅省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云平臺,線上建立理論政策宣講、高質量發展、教育科技、衛生健康、法律援助、文體旅游、時代新風傳播、生態環境保護、愛心公益奉獻等10大線上志愿服務平臺。線下拓展建設縣級文明實踐廣場1個,打造標準化所站30個,整合縣博物館、文化館、圖書館、政務服務中心等資源,打造市級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4個、文明實踐驛站12個,構筑起“布局合理、群眾便利、出戶可及”的文明實踐陣地網絡。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成了群眾“愿意去、樂意去、經常去”的公共文化場所。
抓住誰來做,讓隊伍“強”起來。研究制定《天祝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管理制度》《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管理制度》等機制,推進志愿服務隊伍規范化運行。按照“1個牽頭部門+N個責任單位”工作模式,在“建、管、用”方面加強組織引導,動員致富帶頭人、科技專業人員、鄉賢能人加入志愿服務隊伍。全縣組建1支志愿服務總隊、10支縣級志愿服務隊、830支機關、鎮村志愿服務分隊,注冊志愿者2.4萬余名,實現志愿服務隊覆蓋各階層各群體。用足用活甘肅省新時代文明實踐云平臺,推廣“群眾點單+中心派單+所站接單+服務對象評單”的志愿服務模式,發布活動2840場次,用心用情辦成了一批群眾可感可及的好事實事,以“小切口”服務“大民生”。

縣文化館講解員劉靚在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展示交流大賽上講解非遺文化項目
抓住做什么,讓活動“實”起來。按照“年有計劃、月有安排、周有活動”要求,研究制定《天祝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一月一主題”活動方案》,明確任務目標,細化責任分工,扎實推進“黨的聲音進萬家”文明實踐活動。聚焦學習宣傳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完善“理論宣講+”機制,把講理論和講政策、講道理和講故事有機結合,通過“你點我講”等形式,組織志愿者深入田間地頭、車間廠房、農戶院落、草原牧區開展理論政策宣講活動。培育打造“馬背宣講”“草原課堂炕頭會”“板凳會”等宣講品牌。結合重要傳統節日,重大節慶和紀念日確定志愿服務活動內容,開展“強國復興有我”“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等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組織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戲曲進鄉村”“四季春晚”“全民健身鍋莊舞大賽”“公益電影+”新模式,群眾文化活動。將群眾喜愛的文化活動送到田間地頭,讓群眾在農忙之余感受文化的魅力和溫暖。近年來,縣級10支志愿服務隊及218個文明實踐所(站)開展各類文明實踐活動3萬余場次。

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理論政策志愿服務隊志愿者入戶宣講黨的創新理論
抓住做得好,讓項目“亮”起來。準確把握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需求,連續發布《天祝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4批188項,積極推進文明實踐品牌庫建設,通過舉辦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展示交流大賽等形式,累計培育孵化“法律援助在身邊”“百姓健康我守護”“店小二幫幫隊”等社會反響良好、群眾認可度高、可復制可推廣重點項目32個,努力提升志愿服務工作質效。研究制定《天祝縣推廣“道德儲蓄所+道德紅黑榜”模式 推進鄉風文明建設》,持續推廣“道德儲蓄所+道德紅黑榜”鄉風治理模式,通過“道德紅黑榜”通報、“道德儲蓄所”扣分等措施,引導廣大群眾自覺遵守村規民約,有效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創新推廣“一碗燴菜辦喪事”機制,抓喜秀龍鎮炭窯溝村獲評第三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申報確定市級“一碗燴菜辦喪事”示范村47個,在推進移風易俗中起到了示范帶頭作用。

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法律援助志愿服務隊志愿者為群眾宣傳黨的法律法規
天祝縣將高擎思想旗幟,圍繞農牧民群眾新期待,在整合融通資源、統籌隊伍力量、拓展活動項目上積極探索、努力創新、大膽實踐,把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做到群眾家門口,讓文明實踐觸角延伸至基層“最末梢”,讓廣大人民群眾擁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天祝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辦公室供圖)
- 2025-04-10華亭市皇甫學校舉辦第二屆校園科技節
- 2025-04-07蘭州職業技術學院讓非遺技藝在新時代綻放璀璨光彩
- 2025-04-08蘭州職業技術學院人工智能驅動職業教育變革
- 2025-04-09武威職業學院2025年第一期入團積極分子培訓班開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