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瓜州縣依托視頻監控、巡河APP、無人機等信息化手段構建起智慧治水體系,讓河湖管護從“人工巡查”邁入“數字時代”。

清晨,西湖鎮城北村村級河長李巖兵手持手機,沿著疏勒河岸邊走邊在手機上利用“河湖長制”APP仔細查看監控系統的運行情況。不遠處,河湖視頻監控將河道畫面實時傳輸至縣河長制監控平臺的大屏上,巡河APP的使用實現河道巡查“秒上報”,處置“全閉環”。
“河長制剛建立時巡河得帶紙筆記錄,發現問題要跑回村委會層層上報?,F在用手機記錄,巡查情況立馬可以上傳管理系統。”李巖兵站在河道旁,手機上“河湖長制”APP顯示著河道的監控畫面,同時也展示了一條巡河記錄:他的巡河軌跡、巡查時長、巡查河段等一目了然。

在瓜州縣河長制監控平臺,大屏上實時顯示著重點河湖的57個監控畫面。
“這套系統能24小時監控河道,攝像頭配備高清變焦功能,可精準識別漂浮物,重點區域可實現自動巡航,鏡頭會自動追蹤并彈出預警提示,讓河道巡查人力成本下降40%,垃圾滯留時間減少70%。”瓜州縣水土保持工作站副站長魏全明說。
據了解,“河湖長制”APP不僅能記錄巡河軌跡,還能查看歷史問題臺賬,系統內置GPS定位功能可統計各級河長巡河頻次和里程,杜絕“打卡式巡河”。今年以來,全縣河長已累計巡河1814次,可快速實現“四亂”問題動態清零。
依托“河湖長制”APP的數字化監控系統通過實時監控畫面構建起河道環境的“電子瞭望塔”,管理人員可實時調取高清監控畫面,實現24小時不間斷的可視化監管。而面對傳統人工巡查難以覆蓋的河道灘涂、隱蔽角落等“死角盲區”,無人機巡河則如同“空中偵察兵”精準補位,實現從“平面監控”到“立體巡查”的無縫銜接。
在布隆吉鄉的葫蘆河畔,縣河長辦工作人員張吉昌操控無人機飛越一片蘆葦蕩。
“無人機巡查可覆蓋全縣90%水域,重點區域會增加巡查頻次,這里以前是巡查盲區,無法發現垃圾?,F在無人機飛一圈,連河灣處的塑料袋都能拍清楚,去年,該河段通過無人機巡查發現隱蔽垃圾堆放點3處,清理各類垃圾1.2噸。”張吉昌指著實時傳回的畫面說。

2024年以來,瓜州縣利用無人機累計開展巡河飛行60余架次,盲區巡查效率提升了4倍,巡查盲區的垃圾識別“快準狠”,治理效率倍增。
從APP巡河到無人機巡航,從實時監控到全民共治,瓜州縣以信息化手段重構河湖治理邏輯,讓每一條河流都成為流淌的“生態風景線”。在這里,科技與責任交織,守護與共享同行,“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的愿景正一步步變為現實。(姜海波/文 蘇登貴/圖)
- 2025-04-27華亭:非遺傳承為校園德育添彩
- 2025-04-26再添新地標!隴南市武都區萬象街區開街運營
- 2025-04-26金徽酒“張智良技能大師工作室”入選國家級名單
- 2025-04-26暗物質不“暗”會怎樣(嘮“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