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春作首,百業農為先。連日來,瓜州縣南岔鎮萬畝機采棉全面展開春播工作,阡陌縱橫的田埂上轟鳴著引擎驅動的聲音,大批現代農機正進行標準化作業,在萬畝土地上集中翻耕土地種下新希望,繪出好“豐”景。

近年來,南岔鎮按照“農業優先型”縣域經濟發展定位,以“棉花強鎮+高標準農田”雙輪驅動為核心,通過鹽堿地改良與土地流轉結合、良種良法配套推廣、智慧灌溉、肥料定制與秸稈利用結合、“村集體+經營主體”雙托管等措施,為“棉花強鎮”創建筑牢保障墻。今年全鎮棉花種植面積穩定在5萬畝左右,通過土地規范流轉,整合土地資源,引入優質經營主體等措施,向“規?;N植-標準化生產-全產業鏈延伸”的產業生態邁進,不斷打造集生產示范、加工集群、文旅融合于一體的特色棉花強鎮。

棉田中,棉農們依靠高度機械化裝備在農田里搶抓農時,高效進行棉花播種作業。在六工村、開工村千畝優質機采棉種植示范基地播種現場,一臺臺裝有北斗導航系統的大馬力播種機,正按照預先設定的模式有序作業,播種、鋪設滴灌帶、覆膜、上土一氣呵成,全面推動棉花產業走向優質、高產、高效發展之路。
“2024年開工村流轉土地6172畝,主要發展機采棉,先進的機械化裝備惠及150戶村民,提升了村民的收益,還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10萬元的目標。”南岔鎮開工村黨總支書記雒文博說。

“以前種棉花,品種老化、產量低,現在用上新品種,畝均產量可達400公斤左右,畝均收益也比傳統棉花高1000元左右。”南岔鎮開工村棉農張軍說。
南岔鎮堅持以促進技能型勞動者增收為重點,落實“專業技能人才+合作社+農戶”的鄉村人才聯農促富機制,盡全力育好“新農人”,傳授熱乎乎的致富技能。為使棉花獲得好收成,南岔鎮積極引導群眾選用“新陸中87號”“新陸中67號”優良品種適時早播,成立了一支農技小分隊深入棉田,在農時關鍵季節進行技術指導,提供農業配方,讓更多“身懷絕技”的新農人投入鄉村振興的“競技場”。

“傳統種植的棉花全靠人工,費時費力還花錢,現在用上采棉機,再加上技術人員給予的指導,每畝地的成本也比傳統棉花節省800元左右,真是省心又省力。”南岔鎮十工村棉農李霞說。
“科技風”在田野勁吹,深入農業肌理,重塑產業體系,隨著機采棉技術的全面推廣,瓜州縣南岔鎮棉花產業正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為當地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注入強勁動力。(李文潔 姜海波 文/圖)
- 2025-04-28甘肅科源電力集團:明珠公司鐵城電站開展10.5千伏氧化鋅避雷器直流泄漏試驗專項實踐教學
- 2025-04-28甘肅稅務以合規之力護航企業行穩致遠
- 2025-04-28甘肅社會主義學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基層大宣講走進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大學
- 2025-04-28國網積石山縣供電公司優質服務方便居民用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