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角·中國甘肅網記者 張振國
一鍋熱氣騰騰的燴菜、幾屜剛出鍋的饅頭、三五張方桌……一場場簡樸卻不失溫情的喪葬形式在武威古浪悄然興起。沒有大擺宴席的鋪張,取而代之的是鄰里之間互幫互助的場景。這碗家常燴菜里正“燴”出武威鄉村喪事簡辦的新風尚。
從“面子宴”到“暖心菜”:一碗燴菜破舊俗
“以往,農村白事講究流水席,動輒十幾桌葷素菜肴,不僅浪費嚴重,還讓不少家庭背上了‘人情債’。”裴家營鎮裴家營村黨支部書記說。
傳統的喪葬習俗往往伴隨著繁瑣的儀式和高額的花費,給一般家庭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攀比之風。為了簡化白事宴客習俗,裴家營村將傳統流水席改成了大鍋燴菜,白菜、豆腐、粉條、五花肉等尋常食材燴于一鍋,制作簡便,成本低廉,既暖胃又暖心。單場喪事用燴菜代替席面,花費成本從萬元降至三千元以內,村民負擔大幅減輕。
從“試行”到“推廣”:一碗燴菜聚民心
在一碗燴菜辦喪事推行初期,裴家營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了多場移風易俗宣傳活動,通過發放宣傳手冊、播放宣傳視頻等方式向村民們宣傳講解“一碗燴菜辦喪事”的要求與好處,幫助村民算好經濟賬。號召黨員干部、鄉賢能人帶頭支持和倡導喪事簡辦新風尚,讓廣大村民從情感上認同喪事簡辦的理念,摒棄厚葬薄養的習俗。

從“遵守”到“踐行”:一碗燴菜顯真情
裴家營村把“一碗燴菜辦喪事”納入紅白理事會章程,由理事會成員負責制定具體的喪事簡辦流程,同時落實“一碗燴菜辦喪事”的煙酒、禮金限高標準。在實際操作中,注重細節與人性化服務,村民小組內成立白事志愿服務幫幫隊,誰家有白事,鄰里之間互相幫忙洗菜、燴菜、蒸饅頭,讓事主擺脫繁雜的宴客程序,把重點放在對逝者的緬懷與追思上,雖然儀式簡化了,親友鄉鄰對逝者的尊重和對家屬的關心并沒有減少。
一碗燴菜,讓許多家庭主動選擇這一簡約的喪葬模式,不僅減輕了經濟壓力,也讓整個村莊的風氣變得更加清朗。

以小切口撬動大文明,古浪縣用本地群眾熟悉的載體推動思想觀念的轉變,既“燴”住了鄰里之間的溫情氛圍,更“燴”出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的鮮活答卷。(武威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辦公室供圖)
- 2025-04-29蘭州城關區綜治中心開展心理健康服務系列培訓活動
- 2025-04-29蘭州市市場監管局高新分局開展電動自行車安全聯合檢查
- 2025-04-29“敦煌號”品牌旅游列車復開
- 2025-04-29敦煌:“五一”期間停車不花錢 公交免費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