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字號”“土字號”品牌彰顯地域特色,是鄉村振興的動力來源。定西稅務通過提供個性化政策輔導、優化稅費服務、落實稅費優惠政策等舉措,以稅為“筆” ,點睛鄉土特色品牌。
“線上云橋”護航藥材全鏈發展
“你好,申報期馬上結束了,我對企業所得稅營業成本填報存在疑惑,有幾筆費用具體不知道怎么判定,麻煩你們幫忙解答一下。”甘肅省四慧源中藥材種植有限公司辦稅人袁昌城通過征納互動平臺向隴西縣稅務部門發送了一條消息。稅務工作人員收到消息后,立即通過征納互動平臺“屏對屏”了解具體情況,詳細為納稅人講解操作流程及管理費用、營業成本的區別,幫助其順利完成稅費申報工作。“沒想到我剛在征納互動平臺上發了消息,就有稅務人員回復我,‘云’上指導我合規申報。”袁昌城說道。
2025年,隴西縣中藥材種植面積將達55萬畝。山路雖遠、服務在身邊。隴西縣稅務局依托電子稅務局和征納互動平臺,構筑涉稅服務“線上云橋”,為中藥材企業定制“種植-加工-銷售”全鏈條稅惠指南,通過電子稅務局精準推送“自產農產品免征增值稅”“初加工所得稅減免”等政策包,并實時提供智能應答、人工互動、遠程幫辦等服務,全力打造“問中有辦、辦中能問、問辦協同”的全新辦稅模式,確保稅費優惠政策直達快享。
“薯香稅音”助推洋芋換“票子”
定西稅務通過打造“方言課堂”和“稅語角”,用親切的“土話”面對面宣傳稅費優惠政策,點對點收集農戶涉稅需求和意見建議,一對一解答百姓關心的熱點問題,讓涉農企業曉政策、會操作、享優惠,促進稅收工作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
“社里會計看病去了,這電腦開票比鉆洋芋窖難多了!幸虧有稅務干部指著、說著給幫忙。”拿到開具好的發票,渭源縣五竹鎮馬鈴薯良種繁育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永紅高興地說。
得知該合作社急需給供貨電商平臺開具帶“自產農產品”標識字樣的發票,會計剛好又不在,渭源縣稅務局“薯鄉稅音”宣傳服務隊立即上門輔導。“老鄉,咱們社里自己的洋芋換‘票子’不交稅!你開發票的時候勾選‘自產自銷農產品’就可以免稅,發票也能直接開出來。”稅務干部陳紅比劃著電子稅務局界面,用親切的鄉音為劉永紅輔導開具免稅發票。
無獨有偶,在馬鈴薯種植戶楊建清家里,渭源縣稅務局干部張路容正在為種植戶們開“炕頭會”:“不是開票就要交錢,個家(自己)種哈的賣,免稅著哩!”張路容用通俗易懂的方言講解著稅費優惠政策。
方言承載著家長里短的煙火氣,稅務干部用村民熟悉的俚語俗諺宣講政策,輔導發票開具、納稅申報等事項,用“莊里話”解“稅語”,拉近了與鄉親們的情感距離。

稅務干部為合作社工人鄉音宣傳稅惠政策
據悉,渭源縣五竹鎮馬鈴薯良種繁育專業合作社與160多戶群眾簽訂了社會化服務訂單,種植馬鈴薯1400多畝,預計戶均增收3000元以上,有效帶動了村民增收致富。
稅企銀攜手解韭菜困境
漳縣武陽鎮地處漳河流域河谷川區,氣候溫和,土地平坦,光照充足,所產韭菜葉莖長、口感辛香鮮嫩。但由于銷售渠道不暢通、物流成本高等原因,造成韭菜銷量低、利潤薄的難題。基層稅務干部朱金龍在《稅收民情日記》上寫道:“今天去了漳縣新寺水利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勞動模范王育芳表示‘豐產不豐收’是當前的普遍現象。這深深刺痛了我的心,這么高品質的韭菜在出村子的‘最先一公里’便折損了身價。如何打破傳統銷售的局限?我看網銷直供是一個點子,降低倉儲成本也是一個方面。”

稅務干部與韭菜種植戶探討產業發展路
針對韭菜困境,漳縣稅務局梳理形成韭菜全產業鏈稅惠政策圖譜,深入宣傳合作社銷售自產農產品免征增值稅、蔬菜流通環節免征增值稅等稅惠政策,并為合作社和電商、物流公司牽線搭橋,打造農產品直供體系。目前,武陽鎮已建成韭菜大棚4200余座。
針對倉儲成本大的問題,稅務干部發揮“銀稅互動”機制作用,與金融機構一起為倉儲企業提供信貸支持,確保倉儲企業獲得足夠資金投入冷庫改造,降低損耗。漳縣鴻運蔬菜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黎明說:“憑借良好的信用,我們申請到銀稅互動貸款165萬元,并將這筆貸款投入冷庫改造,購買了自動冷庫溫控設備5套,有效延長了韭菜保鮮期。”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從“炕頭說稅”宣講政策到“線上云橋”的智慧服務,再到稅企銀攜手紓解民生痛點,定西稅務以政策為筆、服務為墨,書寫著“稅”力量催生“土特產”變“金招牌”的生動實踐。(楊政 高陽 文/圖)
- 2025-05-14國網甘肅臨夏供電公司強化交流提升謀發展
- 2025-05-14肅北:石榴花開滿邊疆 團結奮進譜新篇
- 2025-05-14肅北稅務:稅惠便民暖人心
- 2025-05-14瓜州:黨建引領激活治理“新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