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在线观看国产天堂-1024亚洲精品国产-1024亚洲-1024香蕉国产在线视频-1024手机看片国产旧版你懂的-1024你懂的国产精品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財經新聞 >> 新聞資訊

內蒙古自治區全力推進糧食單產提升 良法配良田 再造米糧倉

2025-05-16 08:01 來源:

  本報記者 鄧劍洋

  滴灌帶沿著田壟延伸,智慧農機來回穿梭……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多邦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的農田里,一粒粒玉米播入田間,1000多畝玉米地里“科技范兒”滿滿。

  “種地用上新技術,省心又高效。”達拉特旗多邦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陳杰說,田塊變成了高標準農田,澆地用的是水肥一體化技術,玉米畝均產量能提升至900公斤。

  2024年,內蒙古自治區“噸糧田”面積達到850萬畝,全區糧食作物平均單產同比增加24.2斤,達到779.7斤/畝。“結合‘噸糧田’創建,我們集成應用先進技術裝備,集中連片推行北斗精準種植技術、水肥一體化、綠色防控和統防統治等高效集成服務,促進單產提升主推關鍵技術落地。”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副廳長趙永祥說。

  在達拉特旗白泥井鎮侯家營子示范農場,滴灌帶正進行小流量灌溉,清水緩緩注入田間。遠處,農藝師通過農業智慧平臺進行實時監測。

  “以往澆一畝地得用三四百立方米水,現在只要200多立方米。”中化現代農業有限公司內蒙古大區鄂爾多斯區域經理張帥說,2024年侯家營子示范農場玉米畝均增產20%左右,同時每畝用水量僅為238立方米,節水160立方米左右。

  增產不增水,如何實現?“澆多少水,施多少肥,不是憑經驗,而是靠大數據。”中化現代農業有限公司內蒙古大區農藝師陳玉亮說,玉米灌溉決策模型能夠結合土壤墑情、天氣變化、苗情動態等信息,判斷出每塊田該澆多少水、何時澆。

  良技良法促增收。播種前,取土檢測,利用智慧農業軟件繪制土壤“養分地圖”,為每塊田定制施肥方案;播種后,設置“滴水出苗”,確保苗齊苗壯;進入拔節期,動態調整水肥補給節奏;到關鍵階段,再疊加“一噴多促”精準調控技術,補充微量元素……“我們形成了‘土壤檢測、選種播種、精準灌溉、高效水肥、數字化管理’的服務模式,精耕細作讓畝產進一步提高。”中化現代農業有限公司內蒙古大區副總經理張永豐說。

  科技攻關,鹽堿地破“堿”重生。在包頭市土默特右旗海子鄉苗六泉農場,汩汩黃河水通過渠道流入蓄水池中,泥沙沉淀后,經過泵房里一個個過濾罐體,最后被輸送到農作物根系。

  “過去是地面漫灌,耗水量多,水分蒸發,把鹽分帶到地表,造成土地鹽堿化。”張永豐說,精準調控水鹽,能減少灌溉用水和鹽分帶入。苗六泉農場土地鹽堿化程度不斷減輕,2024年糧食產量較上年農田未進行改造之前提高超50%。

  內蒙古自治區現有鹽堿耕地約2500萬畝。近年來,農牧部門積極推廣“改土培肥抑鹽”“改堿抑鹽”“土壤綜合改良”等9套鹽堿地綜合利用技術模式,截至2024年底累計投資60.62億元,370萬畝鹽堿地改造提升后變成米糧倉,年均增加糧食產能10%至25%。

  目前,內蒙古自治區先后建成磴口縣3萬畝耐鹽苜蓿、杭錦旗千畝鹽堿水養殖南美對蝦、達茂旗30萬千瓦“草光互補”等一批綜合利用示范區,鹽堿地不斷煥發新生機。

  “今年,我們將在五原縣、達拉特旗、科左中旗等10個旗縣打造10個萬畝鹽堿地綜合治理示范片,預計畝均增產200斤以上。”趙永祥說,“此外,還將完善土壤結構重塑、微咸水灌溉等新技術、新模式,挖掘鹽堿地潛力,讓更多鹽堿地成為豐收田。”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本網原創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24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