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匯聚青年學者的智慧,共同探討如何打破學科壁壘、融通理論與實踐、在對話與碰撞中激發智慧,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其他學科深度融合,為思政課的守正創新提供多元視角與實踐啟示,讓思政課既有思想深度、更具時代溫度,5月17日—18日,蘭州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在本校成功舉辦“多學科視野下的思政課教學與實踐創新”青年學者論壇,來自復旦大學、蘭州大學、東北師范大學、陜西師范大學、貴州大學、山東師范大學、河南師范大學、貴州民族大學、西北師范大學、蘭州理工大學、甘肅農業大學、廣西政協辦公廳、廈門市委黨校、河南大學出版社等高校和科研單位的16青年學者以及該校部分師生代表共80多人參加了學術活動。蘭州交通大學馬院黨委書記王映予致辭,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劉雄旺主持。
開幕式上,王映予致辭,她代表學院歡迎和感謝外校青年才俊為學院思政課教學傳經送寶。同時,她指出,青年教師是思政課教師隊伍的生力軍,是推動思政課內涵式發展的主要力量,論壇聚焦思政課青年教師群體、聚焦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聚焦思政課教學跨學科視野,能激發青年教師的學術熱忱和創新勇氣,拓寬青年教師開展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的視野和思路,為守正創新推動思政課內涵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本次論壇共設四個主題單元,分別由李思遠博士、滕子辰博士、楊玲博士和李智勇博士主持,有16位博士進行主題發言,分別為:新時代背景下黨史宣講的建設路徑——以長征為例(何少飛博士)、黨史教學中的中國共產黨開展黨際交流與國際視野(于鑫博士)、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外交策略在黨史教學中的闡釋路徑和方法提要(盧宇揚博士)、“重復性困境”:《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與中學歷史教學的差異與協同(王昭博士)、歷史地理學視域下思政課程教學中的時空敘事——基于《中國近現代史綱要》《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的思考(張麗潔博士)、地方史資源賦能思政課程教學(李哲博士)、新時代經濟建設的成就融入思政課教學(盛灝成博士)、新時代完善黨的自我革命制度規范體系的價值意蘊及學理化闡釋(薛鵬程博士)、高校思政課的德育方法研究(楊東升博士)、近代西北社會中的回族進士哈銳(撒海濤博士)、青年學者學術著作出版的選題策劃與學術成長(范國東博士)等主題。
與會青年學者圍繞學科交叉融合、教學方法革新等核心議題,展開了多維度、深層次的對話,既有對理論前沿的深耕,也有對一線教學的細作,更有對新時代思政課建設新路徑的探討。青年學者以蓬勃的學術熱忱與創新勇氣,以及開闊的知識視野、國際視野和歷史視野,彰顯了思政教育事業的青春力量。論壇不僅是一次立足當下、面向未來的學術集結,更是一次育人使命的再出發,為思政課的守正創新提供多元視角與實踐啟示。
論壇的成功舉辦,為青年學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學術見解、教研成果和工作經驗的平臺,同時深化了學院的跨學科研究,推動了思政課教學與時代同頻共振,從而使理論“活”起來、課堂“動”起來、思想“傳”開來。(蘭州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 2025-05-21國網張掖供電公司精準計量點亮萬家燈火
- 2025-05-21郵儲銀行金昌市分行:“移動柜臺”進鄉村 上門服務解難題
- 2025-05-21郵儲銀行臨夏州分行金融活水潤三農
- 2025-05-21郵儲銀行金昌市分行“小微E貸”撬動物流行業集群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