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時節,走進瓜州縣南岔鎮脫貧攻堅產業園區,連片溫室大棚里正醞釀著一場豐收好“錢”景——翡翠般的枝葉間,金黃飽滿的人參果綴滿枝頭。王軍夫婦一大早已經開始在溫室大棚里忙碌。采摘、套袋、過秤、裝車,一套嫻熟的操作流程后,一箱箱新鮮的人參果整裝待發。
“現在正值產銷旺季,每天能采摘200多斤人參果,收入穩定在1000元以上。周末游客多的時候,加上周邊打電話的訂單,日收入能突破2000元。”南岔鎮十工村村民王軍說。
近年來,南岔鎮十工村依托脫貧攻堅產業園發展人參果產業,積極探索“黨組織+企業+農戶”聯農帶農利益聯結機制,在黨員中積極推行帶頭盤活土地、帶頭加入合作社、帶頭學習技術的“三帶頭”機制,大力扶持村民種植大棚人參果。

“以人參果種植為起點,積極發展設施果蔬產業,配套組織開展種植技術帶頭人培訓,先后邀請農科院專家教授田間授課20余場次,共為120余名村民詳細講解種苗優選、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控等標準化種植規范。通過人參果種植、帶動水果西紅柿、蜜瓜等特色果蔬產業發展,十工村連續多年豐產豐收,村集體經濟收入穩居全鎮第一。”南岔鎮十工村黨總支書記王旭剛說。

在政策扶持與技術創新的雙輪驅動下,南岔鎮特色農業呈現蓬勃發展態勢。目前,南岔鎮已建成設施農業日光溫室45座,鋼架大棚1500余畝。十工人參果、水果西紅柿、九北銀地蜜瓜等特色農產品不僅豐富了本地群眾的“菜籃子”,更是遠銷深圳、上海等全國多地,成為南岔鎮農業品牌的亮麗名片。
“為進一步提升人參果、水果西紅柿、蜜瓜等特色農業產業,積極探索‘農業+旅游’模式,將特色果蔬種植與鄉村旅游相結合,推出采摘體驗、農家樂、路邊展銷等農業生態旅游項目吸引游客,解決了250余名農戶家門口勞動就業,為當地務工農戶創收60多萬元,讓小果子真正成為富民大產業,讓更多農戶嘗到特色農業的甜頭。”南岔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主任龔富貴說。
從傳統農業到特色種植,從單一生產到農旅融合,南岔鎮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穩步前行。金黃的人參果不僅結出了豐收的喜悅,更照亮著農戶致富的“錢”景。通過黨建引領、科技賦能、產業融合的生動實踐,南岔鎮的特色農業必將綻放更耀眼的光芒,讓戈壁灘上的“金果子”成為農民增收的“致富果”、鄉村振興的“幸福果”。(吳紅晶/文 高興波/圖)
- 2025-06-16國網慶陽供電公司:落實“四規”整治要求 強化審計問題整改
- 2025-06-16甘肅建投安裝公司:興建民生工程 打造智慧水廠
- 2025-06-16武威:構建全方位水安全網
- 2025-06-16國網慶陽供電公司:電力賦能助力鄉村振興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