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在线观看国产天堂-1024亚洲精品国产-1024亚洲-1024香蕉国产在线视频-1024手机看片国产旧版你懂的-1024你懂的国产精品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財經新聞 >> 新聞資訊

溆浦草木

2025-07-21 08:44 來源:人民日報

  王躍文

  我的家鄉湖南溆浦溪河如織,瀑水爭流,山雖高崇,然植被豐美,常見的杉、松、樟、梓,覆嶂接壑,觸目皆是,珍稀樹種也多。溆浦的村莊多在山野間,樹木花卉名就是村莊名,桐木坨、棗子坡、桔花園、蓮塘坪、楓香林、栗子坪,等等。倘若把全縣村莊名都列出來,簡直就是植物大全。

  溆浦山水間的這些植物很多都被屈原寫在他《離騷》《九歌》等詩章里,取物喻象,寄思托志。屈原筆下的嘉木如松、桂、椒等,香草如白芷、澤蘭、野菊等,都用來頌揚君子。寫到的惡草則不多,無非蕭艾、葛、茅等數種,用來比喻小人。詩人筆下的草木或君子或小人,都只是借藝術手法營造的文學世界,并不是要將植物分出貴賤高下。尤其在過去,鄉下人醫食皆賴萬木百草,更對草木無良莠分別之心。

  我住的村莊漫水在溆水河谷平原上。我除了田土里熟悉的莊稼,各種樹木和野花草野藤蔓也認識不少,大多因為它們或能吃,或能用,完全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比如艾草,仿佛跟著你的眼睛長,菜園邊,田埂上,野地里,你望到哪里,哪里就有,像畫家畫布上打底的背景。我家鄉的許多吃食,皆喜用艾草摻佐。每逢深春,農家人必采摘數筐青嫩艾蒿葉,曬干搗碎備各時節之需。重陽節做重陽糍粑,清明前夕做社糍粑,平日嘴饞想吃蒿菜糍粑,都得在糯米中摻些干蒿菜末兒擂勻做成。糯米糍粑摻了蒿菜,吃起來才香。過春節了,有人會把所剩不多的干蒿菜末倒進石碓中熱騰騰的糯米飯里,打一碓噴香噴香的蒿菜糍粑。掄木錘的壯漢多會艷羨,說:你們家太曉得收拾東西了!每逢端午,家家門前都掛上艾蒿菖蒲驅邪祛毒。毫不夸張地說,我家鄉人從年頭到年尾都是聞著艾草的清香過日子的。艾蒿有好幾種。我小時曾搶著替母親去采艾草,辛辛苦苦采了一籃回來,母親哭笑不得,說要不得,這是苦艾,太苦,不能做蒿菜糍粑。原來,苦艾葉子背面有一層細白絨毛,葉子也比做蒿菜糍粑的艾草要寬大些。

  我猜,這種不能做蒿菜糍粑的苦艾,應該就是屈大夫《離騷》中寫的蕭艾吧?!峨x騷》里說:“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幽蘭芳草,譬如君子,蕭艾茅葛,喻于小人?!峨x騷》里又說:“雜申椒與菌桂兮,豈維紉夫蕙茝”,申椒、菌桂,就是我們溆浦人飲食中幾乎頓頓不離的花椒和肉桂,其芬芳馥郁,既剛烈,又溫厚,喻之于諍臣,再恰當不過。有件趣事。我老家院子,門外有竹,門內有三棵好桂樹,一棵好石榴,又有樟、柚、楠、橘數棵,環宅而生,綠意蔥蘢。我卻極想再有兩棵花椒樹。一日在院中閑步,突然發現前庭正中生了三棵花椒樹,皆有一人多高。我喜不自禁,想這必是風刮鳥銜的花椒種子,悄悄在我家生根落地。難道是天意?我忙除去花椒樹邊雜草,讓它們好好生長。又有朋友喜歡,我割愛送了一棵出去。

  屈原《山鬼》里還寫到葛:“采三秀兮于山間,石磊磊兮葛蔓蔓。”三秀就是靈芝草,據說靈芝一年開花三次,故稱其為三秀。靈芝是仙草,山鬼采之,喻其以高潔堅貞之心等待所思之人。葛卻荒穢糾纏,有研究者認為其是朝堂奸佞的象征。我雖讀《山鬼》知葛之寓意,卻并不妨礙我愛吃葛面。葛面是我家鄉的美食:葛根粉做成粉條,開水煮軟,佐以醬油、豆豉汁和油發辣椒,吃起來香辣爽滑。葛面好吃,葛根難挖,葛粉難得。葛根是豎著長的,通常三五米長,長的可達七八米。挖葛人遇著多長的葛根,就得挖多深的坑下去,勞作十分辛苦。倘若遇著賣真葛面的老鄉,萬不可同人還價錢。葛是山間野生的,一株葛的藤蔓可延及整間屋子大小。葛藤很有韌性,山里人常用葛藤編織籃子、簍子等器具,好看且耐用。葛的生長野蠻有力,近家可侵屋,臨徑可斷路。拿它比喻向君子使絆子的小人,阻攔君子行仁德正義之道,十分生動形象。

  我上小學時,每學期進城看一場電影。老師領著同學們列隊出發,一路踏歌而行。媽媽給我和弟弟五角錢,兄弟倆電影票共兩角錢,剩三角錢買吃的,往往少不了一人吃一碗葛面。每次吃葛面,手指都不小心會沾上醬油。我舍不得洗手,一路聞著手指上的醬油香。聽娘說,過苦日子的時候,大山里的人生活稍微好過些,就因為山上可挖到葛根當飯吃。農家人如今也早不靠吃葛面過日子了,偶爾買來吃,只當享享口福。我長年在外,思念葛面幾乎成了鄉愁。每次回鄉,必要進城尋最正宗的店子,吃一碗上好葛面過癮解饞。溆浦大山里都產葛,頂有名的是龍潭葛面。龍潭位于溆浦南部,那里山勢高峻,多產山珍,有菌子、筍子;又多山間盆地,出產優質稻米、紅薯。那里出產的葛面亦是當地馳名品牌。在溆浦買葛面吃,必要問清楚:“真是龍潭葛面嗎?”龍潭還見證了中國抗日戰爭的重要一戰——龍潭戰役。日本侵略者敗于中國軍民眾志成城,敗于其罪惡累累失道寡助,也敗于龍潭崇山峻嶺關隘險阻。

  屈原筆下的茅,則讓我想到我熟知的芭茅,它們在溆浦山野及田頭地角隨砍隨鋤隨生。讀到《詩經》“蒹葭蒼蒼”之句,腦中浮現的不是湖區蘆葦,而是我自小在老家常見的芭茅。我老家的鄉下人同茅草有深緣。舊時,山里人過日子離不開芭茅,??墒持?,炊可燒之,屋可覆之。中學時讀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我想象“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的茅草,便覺得是芭茅。我小時候也曾把芭茅根挖來嚼過,有淡淡的清甜味。那時,我常躺在芭茅叢里想象著電影場景,感覺自己是伏擊敵人的英勇戰士。深秋季節,芭茅抽穗開花,亦是很好看的。但是,倘拿芭茅比蘭芷,則少了些清雅高貴氣。所以,屈原在《離騷》中以茅比喻改變節操者:“蘭芷變而不芳兮,荃蕙化而為茅。”

  我老家早看不到茅草頂屋子了,農家人多住著樣式別致的小樓。外地人坐高鐵去我家鄉,從溆浦南站下車,經坪溪古村,沿詩溪江而行,過穿巖山、雁鵝界、楓香瑤寨,一路平水如鏡,夾岸青山,花紅欲燃。屋舍皆粉墻青瓦,花墻繞院,雞唱魚歡。田疇作物四時不同,春季油菜花開得滿壟黃,入秋則連綿稻田翻金浪。農家人的房子掩映于樟桂松竹間,家家門前花事不斷,月季、梔子、繡球、菊花,都不經意地長著,好像它們從來就長在那里的樣子。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本網原創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24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