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白云下,被毛戴角的甘南牦牛踏過陡峭山脊,宛如移動的黑珍珠。這群生長在3000-5000米雪域的特有牛種,以細嫩的肉質、高蛋白低脂肪的特性,承載著“高原之舟”的千年美譽。而在它們身后,另一股力量正悄然改變著牧人的命運。
“牦牛3歲才能配種,一場暴雪就能讓成活率跌到谷底。”甘南州瑪曲縣曼日瑪鎮斗隆村的拉先生摩挲著他牧場中的牛欄,110頭牦牛是他半生心血。今年,當擴大養殖的念頭撞上資金壁壘時,他撥通了郵儲銀行甘南州分行客戶經理的電話。令人意外的是,銀行工作人員竟冒著七月冰雹驅車進山,當天就將10萬元信用貸款成功發放。
“以前貸款要騎馬去縣城辦,現在風雨天在家就能辦成!”拉先生望著手機銀行到賬短信,黝黑的臉上綻開溝壑般的笑紋。
卓尼縣完冒鎮俄化村的完先生正面臨更嚴峻的挑戰。作為家族世代相傳的牦牛牧人,他親歷了近兩年市場的異常低迷:“牦牛價跌了又跌,可飼料價格一分不少。”當他在郵儲銀行手機銀行APP提交貸款申請時,未曾料到20萬元資金竟在日落前到賬。
“從祖輩的酥油換鹽,到今天手機點一點錢就到。郵儲銀行把‘天路’修進了帳篷!”灶火映紅了他懸掛的牦牛頭骨圖騰。
金融基因融入高原血脈。在甘南這片廣袤的土地上,郵儲銀行甘南州分行的變革遠比想象深刻。181個信用村如星火燎原,覆蓋高原牧場每個角落,超5000戶信用戶檔案詳細記錄每戶牦牛存欄、草場面積甚至幼崽成活率。“一日貸”模式突破時空限制,牧民再不用為貸款翻越一座座大山。
郵儲銀行甘南州分行相關負責人指向墻上地圖,那些標記信用村的紅旗,恰與牦牛遷徙路線重合。當金融遇見牦牛,古老產業正煥發新生。這不僅是貸款的抵達,更是一個民族在現代化浪潮中錨定傳統的底氣。(樊文龍)
- 2025-07-23甘肅建投七建公司:踐行國企深化改革 篤力驅動物料驗收系統數字化轉型
- 2025-07-23國網和政縣供電公司:綠田鋪銀線 電繪好“豐”光
- 2025-07-23瓜州:麥浪滾滾迎豐收
- 2025-07-23瓜州:多管齊下助推林果產業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