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紹俊
位于華夏腹地的秦嶺,像一條蜿蜒的分割線,將中國的地理、氣候、資源差異明顯劃分為南北方。它和合南北,澤被天下,在中華文明的傳承發展中具有無可比擬的作用。在生態意識日益增強的當下,秦嶺得到了更加全面的保護。王潔的長篇報告文學《過秦嶺》就真實記錄了生態保護之下秦嶺是如何不斷走向青翠、如何青山變金山的。
秦嶺是巍峨神圣的,在決定要寫這樣一部報告文學時,作者明確了秦嶺是必須敬畏、愛護的一個精神符號,但是當她一次又一次地“過秦嶺”時,愈加感受到秦嶺還有親切、平和的一面。它既是“仙靈住的地方”,又是讓你感到溫馨的“家”。每一次“過秦嶺”都像是回家一樣,更重要的是,大山里還有那么多的“家人”。作者將生活和工作在秦嶺的家人們稱作“秦嶺人”,他們得到秦嶺的滋養,又日復一日地保護著秦嶺,讓秦嶺的生態變得越來越好;他們雖然每個人都很平凡,但與秦嶺融為一體,一起構成了秦嶺的偉岸。
作者在近3年的時間里走訪了秦嶺的56個村子,素材庫里記錄下與189人的訪談,因而才能在《過秦嶺》中描繪真實感人的秦嶺人群像。她寫的護林員在秦嶺一干就是40多年,問及為什么能長年堅持,他們謙虛地說,沒想過理想、價值這些觀念,但“置身森林深處,才可以看到別人看不到的風景,這是一種難以說明的緣分”。在漢江源有一支志愿的巡河隊伍,數十年如一日地去河道撿垃圾。有游客得知他們撿垃圾沒有報酬時,驚奇地問:“那你們為啥干?”他們很平淡地回答:“不為啥,這里是我們的家呀!”再如,年輕的李夏跟隨野化放飛的朱鹮來到了秦嶺,為朱鹮適應野外生存操碎了心,而就在他見證一對朱鹮相戀成家的過程中,自己的愛情果實也瓜熟蒂落了,與那位經常一起在田野奔跑的姑娘做出了相伴一生的決定……
作者認定了要往平凡里寫,而我們卻能夠從這些平凡的故事中讀出不一樣的東西來,讀出平凡的百姓是如何身體力行、樸素地表達著他們的家國情懷。作者情不自禁地感慨道:“這才是真正的偉大。就像你從沒感覺到空氣的存在,但它是那么重要。”這也正是《過秦嶺》這部作品的價值所在,它通過從秦嶺采擷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證明了一個常常被人們忽略的道理:“最偉大的善舉,就隱含在平凡的小事里。”作者曾經想以秦嶺的燦爛文化寫一部鴻篇巨制,但當她一次次與秦嶺人相逢相識,她被這平凡的人間醍醐灌頂,立志要讓自己的作品“生于泥土,長于平凡”。
作者的文字很優美,也飽含著情感,這一定也是秦嶺慷慨的饋贈吧。用她自己的話說,“大山的溫厚、草木的靈性、日月的精華,都會滋養著文字源源不斷,從筆尖流淌。”她既寫了秦嶺的自然與歷史,也寫了秦嶺的凡間與蒼生。在秦嶺,人類與大熊貓、金絲猴、朱鹮和諧共生,滿山飄香的碧綠茶園與稻穗揚花的層層梯田交相輝映。在秦嶺,生態保護與民生發展是同步進行的,保護不是一“封”了事,而是給生活提供了創造的源頭。我們從書中不僅看到秦嶺的景色越變越美麗了,而且還看到人們的笑容越來越燦爛了。作者抱著回家的心態“過秦嶺”,她也充分寫出了秦嶺這個家的溫暖。當讀者閱讀這部作品時,相信也會找到回家的感覺。
- 2025-08-11臨洮:“一招四清單”激活全縣作風效能新活力
- 2025-08-11保持好奇 勇于探索(一周科技觀察)
- 2025-08-11這趟科普旅程帶給我的(創新談)
- 2025-08-11推動我國創新藥加快出海新興市場(專家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