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以安
夏日,連著下了兩天大雨。放晴后的下午,帶兩個孩子去上繪畫課。走到樓下,哥哥停下腳步,仰頭看著被大雨洗濯后的天空,說:“媽媽,云朵真漂亮啊。”這是一個重要時刻,一個3歲孩童的眼睛第一次主動捕捉到自然的美妙。
弟弟說:“媽媽,那朵云像一只螃蟹。它的腳被樹葉擋住了。”
于是,我們就在水邊長椅上坐下來,看藍色的、被雨水洗過的天,討論云朵的形狀。弟弟問:“為什么會下雨呢?”哥哥說:“云朵盛的小水滴太多,就會落下來了。”
陽光透過枝葉縫隙落下搖曳的光,樹葉輕輕搖動。我們從這輕柔的搖動中,辨認出風的姿態。弟弟問:“媽媽這是微風還是小風?”又說:“吹著小風真舒服呀。”
他們去海棠樹下,撿拾草叢中掉落的綠色小果子。“樹下為什么有這么多果子呢?”“是昨天的大雨把它們打下來的。”兩個孩子的媽媽,每天要準備好回答無數個“為什么”。這初生之子對世界最原初的好奇心,如初萌的新芽一樣寶貴。
他們把果子放入一只小桶,又收集了小石子、各種形狀的樹葉、一截枯樹枝、長長的草葉、狗尾草的穗子……弟弟撿了一片大大的梧桐葉放進去。他們通過透明的桶壁觀察這個微縮的自然,哥哥驚奇地發現梧桐葉背面棲息著一只小小的蝸牛。
他們昨天剛讀了關于影子的繪本,于是觀察陽光下自己的影子。哥哥跳,影子也跳。弟弟揮手,影子也揮手。當他們跑到樹蔭里,影子就不見了。這奇妙的現象讓兩個孩子樂不可支。我們走到忍冬樹下的廊道里,我用手比了小兔子的影子,兩只耳朵翹起,蹦蹦跳跳向前。兩個孩子用小手模仿人追逐兔子,笑聲與陽光一起灑滿小徑,是那么純粹的快樂。
我們看到小徑邊一塊大石頭的縫隙里長出了一棵樹苗與一株紫色堇花。我說:“這棵小樹苗真頑強,它是怎么長出來的呢?”哥哥問:“它的媽媽在哪里?”于是我們就一起找它的媽媽,從葉片的形狀辨認出它的媽媽是旁邊的一棵大槐樹。
我們看到了一棵柏樹,就撿一截柏枝,放在大石頭上,嗅聞柏葉的氣味。又采了松針,比較松針和柏葉的區別。荒草叢里有一個老樹樁,久雨的潮濕后表面生了木耳。我喊哥倆過來看:“瞧,你們吃的木耳就是這樣長出來的。”弟弟看著樹干上攀援而上的螞蟻,說:“小螞蟻要吃我的木耳了。”哥哥說:“木耳長在這里,小螞蟻、小瓢蟲都可以吃。”
我們看到馬陸從樹蔭下的小徑爬過,弟弟小心翼翼地邁步,說:“小馬陸也是一條生命呀。我們不要傷害它。”他們蹲在地上,長時間觀察螞蟻一家的生活,用鏟子幫它們建造了房子。他們發現一條蚯蚓在水泥路面上爬行,就幫它回到濕潤的泥土中去。他們采集忍冬樹葉,為瓢蟲做午餐。他們挖取濕潤的泥土,做一個美味的蛋糕。他們在風里跑。他們在樓后遇到一只剛出生不久的小貓咪,幫貓咪找媽媽,回家里拿了火腿腸喂它。他們看樹上結的毛茸茸的青色小桃子落下來。
這個下午我們錯過了興趣班,但收獲了更重要的自然課。保持對自然最原初的好奇和親近,生于自然,長于風中,是差不多最美好的狀態。孩子,在以后那漫長的歲月里,你們從自然中獲得的心靈的慰藉,是你們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一課。你們是自然之子。陽光、清新的空氣、微風、萬物,是這個世界給你們最美好的饋贈。
- 2025-08-12甘肅農業大學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深入定西安定區調研農村養老服務
- 2025-08-12永靖公安坪溝派出所為務工人員討回欠薪26萬余元
- 2025-08-12岷縣公安:“五項機制”推動矛盾糾紛化解
- 2025-08-12岷縣公安:“流動警務”繪出平安好“楓”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