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伊始,華亭市河西鎮的田野間已是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機器轟鳴與鐮刀揮舞聲交織成動人的豐收歡歌,景洼村的胡麻田泛著成熟的金褐色,飽滿籽粒在風中輕晃;不遠處建溝村的蕎麥地,宛如粉白相間的地毯,沉甸甸的籽實壓彎枝頭。胡麻與蕎麥的雙雙豐產,為鎮域村集體經濟注入了強勁動力。

走進景洼村的胡麻種植區,連片的胡麻如同金色海洋翻涌,豐收的氣息撲面而來。“以前村里零散種植胡麻,產量低、銷路愁,今年由合作社統一管理、統一銷售、不僅省心,收入還更高了”村監委會主任王立忠一邊指揮采收,一邊難掩喜悅地說。據景洼村黨支部書記王小龍介紹,今年村里通過交流座談,走訪入戶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后,將80畝集體用地充分盤活,精選耐旱高油品種的胡麻進行規?;N植。“咱們的胡麻品質好,耐旱性強、適應性高,很適合咱們村的土壤條件,而且榨出的胡麻油香味濃郁、營養豐富,在市場上很受歡迎。”他透露,今年僅胡麻種植這一項,預計就能為村集體經濟增收5萬元。

目光轉向建溝村,蕎麥地的豐收景象同樣惹人欣喜。粉白相間的蕎麥花叢雖已謝去,枝稈上卻綴滿了飽滿的籽實,沉甸甸地壓彎了枝頭,遠遠望去像一片低垂的“珍珠簾”。“咱這蕎麥不催熟、不打過量農藥,是實打實的綠色作物。磨成粉做面條、烙餅,口感筋道還養人。”建溝村黨支部書記包海軍笑著介紹,“而且它富含膳食纖維,常吃還有助于促進消化、調節血糖,是公認的健康雜糧,在市場上特別搶手。”今年,建溝村總結去年種植經驗,在100畝蕎麥地里下足了功夫,不僅實現總產突破2萬斤,較去年大幅增長,更是帶動村集體經濟增收7萬元,創下歷史新高。

從景洼村“集體用地變身胡麻田”的蝶變,到建溝村的“蕎麥豐產助增收”的實效,華亭市河西鎮通過發展特色種植,不僅讓土地煥發活力,更點亮了鄉村振興的“致富路”。如今,河西鎮立足于土地優勢,因地制宜培育特色產業,讓村民的錢袋子越來越鼓,獲得感、幸福感也如豐收的作物般愈發飽滿。(焦博文 朱麗 文/圖)
- 2025-08-20水利部對4省份啟動洪水防御Ⅳ級應急響應
- 2025-08-19蘭州城關區開展“童心‘悅’探知識寶庫”文明實踐活動
- 2025-08-19郵儲銀行慶陽市分行工作人員例行詢問牽出了電詐案件
- 2025-08-19郵儲銀行臨夏州分行暖心上門服務解古稀老人燃眉之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