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角·中國甘肅網記者 金樹棟 通訊員 薛小鵬
八月的臨洮,天高云淡,大地流金。
山路彎彎,車輪滾滾。記者驅車行駛在臨洮縣龍門鎮山間的道路上,感受著大自然的壯美和無盡的韻律。
秋日的朝陽下,記者走進龍門鎮,山川大地處處展新顏,產業發展遍地開花,鄉村生機勃勃,人民安居樂業……目光所及,盡是一幅幅欣欣向榮、蓬勃發展的畫卷。

今年來,臨洮縣龍門鎮以和美鄉村建設為契機,產業發展為發力點,不斷改善環境,村容村貌建設等民生福祉,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闊步前行。
近年來,該鎮把有機蔬菜種植作為產業升級和群眾增收的主導方向,結合鎮實際情況,積極探索、大膽嘗試,按照“一茬變多茬、平面變立體、產品變商品、低效變高效”的現代化種植要求,提出了“一基地五體系”的有機蔬菜種植體系。
2024年,該鎮投資831萬元,實施了東五里鋪村早熟馬鈴薯基地配套設施建設項目,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709.6畝,整治田塊719畝,埋設輸水管道33.65公里,建成240平方米的智慧農業展示區與智能水肥一體設備間1間,配套建成5000立方米的調蓄水池3座,實現了“小田”變“大田”、旱地變水地、漫灌到滴灌。
今年,該鎮謀劃建設臨洮縣有機蔬菜科技示范園項目。項目總投資4480萬元,分三期建設,其中,一期投資2000萬元,建成各類大棚340座,其中薄膜連棟大棚2座、高標準雙拱架多層覆蓋保溫大棚12座、高標準拱棚14座、單層雙膜拱棚312座,配套建成產業路2.7公里、排水渠6.1公里。二期投資800萬元,建設蔬菜溯源系統、大棚智慧化系統、室外氣象站及恒溫庫、分揀中心、交易大棚、尾菜處理池各1座。目前,該項目正在有序建設中。三期謀劃投資1680萬元,建設3000平方米高原夏菜精深加工生產車間1座,配套建設清洗池、污水處理池、分揀中心;引進高原夏菜加工生產線,配套脫水加工生產設備,主要加工甘藍、西蘭花、南瓜、芹菜、辣椒等。
該鎮構建“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蔬菜產業化聯合體,與臨州集團、康樂農百鮮農民專業合作社簽訂協議,將示范園的321個大棚整體出租。鎮農投公司種植7個大棚、種植大戶種植12個大棚,各種植主體運用統一育苗、統一移栽、統一管理、統一檢測、統一銷售的五統一全產業鏈種植模式,實現有機蔬菜種植標準化。同時,引進和培育普羅旺斯番茄、串番茄、彩椒、水果黃瓜、水果蘿卜、上海青、芹菜等特色有機蔬菜品種,推行“茄果+葉菜、早熟瓜果+蘿卜、大棚芹菜”的多茬輪種模式,通過多茬、全季、高效種植,充分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切實增加了經濟收益。

家住龍門鎮二十里鋪村槐樹社的張偉告訴記者:“他目前有兩個蔬菜大棚,種植辣椒年收入五萬左右,徹底改變了靠天吃飯的傳統種植,老兩口日子過的很幸福。”
臨洮有機蔬菜現代科技示范園董事長王吉偉指著眼前一排排塑料大棚說:“該鎮建成占地620畝的有機蔬菜基地,建成了340座塑料大棚,帶動153戶群眾人均增收2400元,帶動周邊80余戶群眾在基地務工,人均年增收2.3萬元,村集體經濟年分工收入45萬元,為當地農戶增加了經濟收入,助推和美鄉村建設的步伐。”
百舸爭流,破浪者領航;千帆競發,奮勇者當先。如今,在龍門鎮,一座座環境優美、鄉風文明的村莊,一處處節點景觀如優美畫卷徐徐展開,一個個村落凈起來、雅起來、美起來,一幅幅“點”有特色、“線”有美景的新型鄉鎮畫卷已潑墨成型。登高望遠,以全面鄉村振興為契機,承載著夢想和希望、激蕩著干事的龍門鎮人民,迎著初秋的陽光,踏歌前行。
- 2025-08-19【和美鄉村看甘肅】春華孕生機 秋實滿枝頭——臨洮縣八里鋪鎮水渠村文化引領鄉村振興掃描
- 2025-07-24【和美鄉村看甘肅】安定區石泉鄉:中藥材種植成群眾增收新引擎
- 2024-09-29【和美鄉村看甘肅】武都:米倉山腹地綻放特色產業花
- 2024-07-29【和美鄉村看甘肅】清洮一曲抱村流——定西市臨洮縣和美鄉村建設掃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