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3點15分,方大炭素石墨化廠的天車操作室內,付登學正全神貫注地進行打上蓋作業。這個時間點,大多數人還在睡夢中,但對他來說,這已是七年多來的工作常態。
“在部隊站崗也是這個點,習慣了。”付登學一邊操作一邊說。2017年11月,這名退伍武警戰士入職方大炭素,成為一名天車工。每天開工前,他都要花20分鐘仔細檢查設備:鋼絲繩是否有磨損、限位器是否靈敏、制動器是否可靠……“設備跟戰友一樣,要知根知底。”他這樣解釋自己的堅持。
來自甘肅定西的付登學,身上帶著西北人特有的樸實。近1米80的個頭,瘦削的臉龐,說話時總帶著憨厚的笑容。但只要一進入工作狀態,他眼神立刻變得專注而銳利。操作天車時,他身體微微前傾,右手穩穩握住控制器,左手不時調整操作桿,動作干凈利落。
“付師傅干活就像繡花,又準又穩。”三車間主任這樣評價。2024年,付登學主要負責56爐石墨化爐的抓焦子工作,承擔著裝出爐產品吊運及夜間出爐產品抓焦子的重要任務。這項工作看似簡單,卻需要極高的精準度和責任心。多年來,他經手的工作從未出現任何人為質量問題。
去年7月的一個夜班,付登學發現天車鋼絲繩有輕微變形。當時正值生產高峰期,有人建議“先用著,明天再換”。但他堅持立即報廢,并主動協助維修人員立即更換。“安全不能將就,這是底線。”他說。正是這種嚴謹,讓他保持了七年安全生產無事故的記錄。
另外,付登學還主動承擔了60爐的打上蓋作業和15爐的抓輔料任務,為碳化硅增產增效作出重要貢獻,2024年累計增產160噸。這些數字背后,是無數個凌晨3點開始的早班,是40℃高溫下被汗水浸透的工作服,是對每個操作細節的反復琢磨。
在付登學的更衣柜里,整齊地擺放著他的工作筆記本,上面密密麻麻記錄著天車操作的理論知識和自己的學習心得。有同事打趣說這像“武功秘籍”,他笑著回應:“就是些工作心得,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本筆記現在成了新員工的“教材”,他帶過的徒弟,如今都成了業務骨干。
2025年“八一”建軍節,付登學被評為方大集團“優秀退伍軍人”。在表彰會領獎時,他依然保持著軍人的挺拔站姿。當被問到獲獎感受時,這個樸實的西北漢子只是說:“當兵要當合格兵,做工人要做合格工。”這句樸實的話語,道出了一名退伍軍人對職業的敬畏與堅守。
下班時分,夕陽透過車間的玻璃窗,在天車操作臺上投下斑駁的光影。付登學仔細擦拭著操作面板,把工具歸位,最后檢查了一遍設備狀態。“明天還要用呢。”他輕聲說著,輕輕關上了操作室的門。(邴永強 李云財)
- 2025-08-20甘肅省電力工會在全省工會系統經審業務技能競賽中勇奪雙冠
- 2025-08-20郵儲銀行臨夏州分行:金融“添柴”助力河州文旅餐飲“煙火升騰”
- 2025-08-20郵儲銀行白銀市分行上門為老人辦理密碼重置業務
- 2025-08-20郵儲銀行白銀市分行送金融知識進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