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膜回收利用、資源變廢為寶、農業循環發展。連日來,武威市民勤縣各鎮搶抓秋收后地膜清理關鍵期,結合農業生產實際,加大以廢舊地膜回收利用為主的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力度,推動綠色生態農業高效發展。
早上十點,三雷鎮下雷村廢舊農膜專業化回收網點,工作人員正忙著為幾名種植戶收集運送來的廢棄農膜進行分類稱重、登記結算。回收網點負責人王清和說:“下雷村的專業化回收網點成立三年了,今年回收了1000多方,估計能收2000多方,每一方廢舊農膜能兌換7.5公斤新地膜。”
農膜是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對增加農作物產量具有重要意義,但農作物收獲后隨意丟棄在田間地頭嚴重影響農村生態環境。在收成鎮宙和村臨時廢舊農膜回收兌換點,前來“以舊換新”的農戶絡繹不絕。“剛才我換了30公斤的加厚農膜。”宙和村村民許開禎一邊將兌換的地膜搬上電動車,一邊告訴記者,“以舊換新,是政府給我們辦下的實事,好事。”
近年來,民勤縣按照“減量化、資源化、再利用”的循環經濟理念,把農業面源污染治理作為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突破口,立足“治理”,著眼“長效”,瞄準“創新”,積極探索廢舊農膜、尾菜回收處理方式,著力構建“政府引導使用、部門監管落實、全民參與治理、網點集中回收、企業初深加工、資源綜合利用”的工作模式,有效防治農業面源污染。
為有效提升廢舊地膜回收利用水平,民勤縣各級部門聯動配合,積極動員廣大農民群眾、種植大戶、回收企業等群體,采取“機械作業+人工撿拾”的方式,對田間地頭的殘膜進行全面清理、撿拾,做到應收盡收。“2022年度全縣計劃回收農膜6.6萬方。”縣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副校長徐吉偉介紹,目前全縣已回收廢舊農膜10000多方,預計2022年度廢舊農膜回收率達到84%以上。
在積極推進廢舊地膜回收同時,民勤縣緊緊依托廢舊農膜示范縣項目,將回收的廢棄農膜交由再生資源生產企業進行再生資源化利用,將廢棄物變廢為寶,變棄為用。民勤縣威瑞環保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許開強說:“公司一年收購廢舊農膜是16000余方,能加工廢舊農膜半成品3000余噸,公司一年從外地企業和本地回收加工點回收的廢舊農膜半成品20000余噸,公司一年能加工50000余套井圈井蓋,20000多套閥門井,公司一年的銷售收入是1000余萬元。”
至目前,民勤縣已建成廢舊地膜專業化回收網點32家,村級回收網點54處,構建起了上下聯動、銜接緊密的回收網絡體系。通過強化政策扶持,培育以邦德實業、威瑞環保、恒昌公司等為龍頭的廢舊農膜回收加工企業,年生產廢舊地膜粉1.5萬噸,生產PE管、滴灌帶、井圈、井蓋等再生資源產品5000余噸,年實現產值2000余萬元。
- 2022-12-02肅北:增進民生福祉 擦亮為民底色
- 2022-12-02甘肅省公航旅公建集團:聚力項目建設 譜寫交通新篇章
- 2022-12-02國網甘肅電力:創新推廣供應商寄存新模式助力降本增效
- 2022-12-02酒鋼率先實現3105鋁合金板帶連續鑄軋法生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