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網3月23日訊(本網記者 張振國)春光無限好,植樹正當時。為切實加強祁連山生態保護與治理,增加山區植被,保持水土、涵養水源,“向南部山區要綠”,3月22日,涼州區2023年春季義務植樹活動在南部山區開展。

市委常委、區委書記李萬岳,區委副書記、區長崔振華,區人大常委會主任俞天平,區政協主席徐興平,區委副書記、四壩鎮黨委書記鄧濤等在涼州區南部山區國家儲備林建設項目現場,與區直機關干部、青年志愿者一同,掀起了一場全民動手、全社會參與的綠化熱潮。
在植樹現場,黨旗迎風飄揚,參加植樹的干部職工揮鍬鏟土、扶苗栽樹、培土踩實、澆水灌溉……每一個操作步驟都嚴格按照技術要求,從整穴、栽種、澆水、填土、圍夯,每道工序都一絲不茍,確保種植一棵能夠成活一棵。一番忙碌后,一棵棵山杏、云杉、樟子松等樹苗錯落有致、迎風挺立,沐浴著和煦的春風,綻放出勃勃生機。

當天,來自各部門及南部山區謝河鎮、豐樂鎮、康寧鎮等83個單位4600名干部職工分別在南部山區國家儲備林建設項目謝河片區、豐樂片區、康寧片區按照人均完成0.5畝的標準開展義務植樹活動。
“樹苗栽植前一定要扶正”“樹穴里的土要填實”“覆膜的時候要注意將樹窩全覆蓋”“剛栽的樹一定要澆足定根水”……涼州區林草局選派的技術人員穿梭在各植樹點,他們一邊仔細查看各單位栽植的樹木,一邊認真進行現場技術指導。
涼州區位于河西走廊東端,祁連山北麓,境內風沙線長達98公里,生態環境脆弱。守護好祁連山,是涼州區可持續發展的現實需要,也是保障國家西部生態安全的根本大計。近年來,涼州區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扎實推進全域生態文明建設,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久久為功,多措并舉,生態環境修復和治理取得了明顯成效。2022年,涼州區完成人工造林11.3萬畝,國土綠化提質增效2.13萬畝,國土綠化各項任務高標準高質量完成。
“今年涼州區計劃完成人工造林17.67萬畝,南部山區綠化1.01萬畝,完成義務植樹230萬株。”涼州區林草局局長陸科表示,今年涼州區國土綠化工作將以“三抓三促”行動為抓手,全力推動北部沙區防沙治沙工程和南部山區國家儲備林建設,推動國土綠化高水平、高質量發展,努力構筑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為涼州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生態環境支撐。
去年以來,涼州區圍繞“雙碳”目標,緊抓“綠色機遇”,向沙漠要地,向南部山區要綠,持續推進干部群眾義務壓沙、義務植樹,全力推動北部沙區防沙治沙工程和南部山區國家儲備林建設。2023年全區計劃完成人工造林17.67萬畝,其中:綠洲區綠化0.19萬畝,治沙造林16.47萬畝,南部山區綠化1.01萬畝;完成義務植樹230萬株。完成草原生態保護綜合治理6萬畝。
- 2023-03-22金昌稅務:“隴稅雷鋒”為企業發展添動力
- 2023-03-22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大學舉辦2023年輔導員班主任素質能力大賽
- 2023-03-22西固稅務:又乘“春風”浩蕩時 惠企利民添動力
- 2023-03-22武威涼州:2023年全民健身社會體育指導員技能提升培訓班圓滿收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