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的永登縣武勝驛鎮,高原夏菜的采收已經進入末期。在永登澤淵宇農產品保鮮庫,鋼架棚下工人們把菜剝好后送往保鮮庫冷涼,經過降溫冷涼處理的菜接著裝上大卡車送往外地,菜農拉菜的三輪車進進出出,絡繹不絕。高原夏菜保鮮庫延長了高原夏菜產業鏈,拓寬了村民的致富路。

永登澤淵宇農產品保鮮庫現有16間保鮮庫,是永登縣最大的保鮮庫,不僅解決了武勝驛及本縣附近一些高原夏菜種植片區的蔬果保鮮難題,甚至張掖、武威等地的高原夏菜也可以運輸進來集中處理。
已年逾花甲之年的保鮮庫負責人聶旸精神抖擻的跑前跑后協調處理調度運輸的事。聶旸曾收過糧,種過菜,做過建筑,摸爬滾打多年后,2021年聶旸進入高原夏菜產業。聶旸說,武勝驛是永登高原夏菜的最早種植區,近年來面積不斷擴大,百姓也因此受益,但賣菜成為難題。高原夏菜到了收獲的季節,小三輪車拉到地頭裝到大貨車上,然后再拉到榆中的保鮮庫,運輸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損傷到蔬菜的品質,這無形中給菜農增加了種植成本。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聶旸于2021年6月建成了占地16畝的10個保鮮庫,每個庫200平方米。今年又增加了6間保鮮庫,倉庫保鮮能力從之前的年發菜量6萬噸增加到現在的12萬噸。
保鮮庫延長了高原夏菜產業鏈。在霍家灣村的永登澤淵宇農產品保鮮庫,村民任學祥再也不用把菜往榆中菜庫拉了,家門口有保鮮庫太方便了,而且現在他開著自己的車常年在保鮮庫務工,年收入已達到10萬元。50多歲的村民馬玉秀家有10畝地,今年全部種的紅筍,忙完地里的活,張玉秀便來到菜庫剝菜,因為手快,她一天可以掙200多元。她說,以前賣菜比較難,用三輪車拉到地頭的大貨車前,再裝車運輸到榆中的菜庫。

現在村里有菜庫了,不僅省去運輸成本,還可以在菜庫打工掙錢。和任學祥、張玉秀一樣,在此務工的附近村民超過160人。聶旸建起了保鮮庫造福村民,方便周邊種植戶。他還熱心社會公益事業,疫情期間為抗疫捐贈資金物資逾10萬元。給村里的44戶貧困戶每年資助500元。
霍家灣村村民張玉秀家是曾經的建檔立卡戶,年逾50的她現在每年收入超4萬元。由于近幾年來娃娃菜收入比較低,她和大伙一起改種紅筍,去年兩畝紅筍收入2萬元。除了種好自己的地,她抽空來到村里的高原夏菜保鮮庫務工,年收入超過2萬元。現在,脫貧的她在奔小康的路上用勤勞的雙手創造著屬于自己的美好未來。
武勝驛鎮是永登乃至蘭州最早一批種植高原夏菜的鄉鎮,從開始試種娃娃菜到擴大種植面積,經過了10多年的發展。但由于種植品種單一,加之周邊縣區種植面積不斷擴大,使得娃娃菜病蟲害較多,商品競爭力不足,經濟效益下滑,種植戶收入減少。面對這種情況,武勝驛鎮及時調整高原夏菜種植結構,開始種植經濟效益高的紅筍等高原夏菜品種,高原夏菜由當初試種的200多畝穩定發展到現如今的年均5萬畝以上,年景好時畝產收入能達到0.8萬元至1萬元,品種也由單一的娃娃菜擴大到紅筍、蒜苗、花菜、荷蘭豆等多個品種,實現了冷涼性無公害蔬菜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優到精的轉變,成為蘭州市冷涼性出口創匯蔬菜基地之一,產品遠銷省內外,成為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特色產業。
武勝驛鎮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是全縣高原夏菜主產區,現在高原夏菜種植面積超5萬畝,年產值5億元,延伸產業鏈上的產值2億元。武勝驛鎮鎮長肖清元告訴記者,沒有農業支柱產業的支撐,鄉村振興就是一句空話。武勝驛鎮適時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延長特色產業鏈,增加群眾收入,以產業助力鄉村振興,走出了一條產業強,村民富,鄉村興的發展之路。(張春鶴)
- 2023-11-09國網宕昌縣供電公司:“用電良方”助力中草藥種植戶走出致富新路子
- 2023-11-09國網甘肅電網建設事業部:強化工程物資供應 保障電網工程建設
- 2023-11-09永靖:文明城市創建讓群眾健康更有“醫”靠
- 2023-11-09武威稅務:踐行“楓橋經驗”唱響征納和諧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