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在线观看国产天堂-1024亚洲精品国产-1024亚洲-1024香蕉国产在线视频-1024手机看片国产旧版你懂的-1024你懂的国产精品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財經頻道 >> 國內財經

用小故事講大道理,為何這么重要?

2023-12-14 10:11 來源:紅網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王詩穎 攝影 秦樓 徐士潔 長沙報道

  如何將黨的創新理論講得生動有趣、入腦入心?這場比賽有答案。

  12月4日上午,由湖南省委宣傳部、“學習強國”湖南學習平臺主辦,湖南紅網新媒體集團承辦的“感悟思想偉力,凝聚發展動力”2023年度湖南“好聲音講壇”理論微宣講比賽決賽在長沙舉行。

fb2bb2162641504fa63654f9791dd0d_副本.jpg

  2023年度湖南“好聲音講壇”理論微宣講比賽決賽現場。

  臺上講得生動,臺下聽得認真。

  21組來自各行各業的宣講員用精彩的語言和表現形式,講述了自己的經歷和身邊的故事,展現了湖南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成效,引領大家更好更深地感悟思想偉力,凝聚湖南發展的動力。

  微宣講的“好聲音”:讓新思想聲聲入耳

  在理論微宣講比賽現場,來自長沙的宣講人蘇卓帶著一把油紙傘走上舞臺,“我是一把傘,‘出生’于民國初年,在貨架上塵封了幾年之后,被一位穿粗布長衫的青年帶回了家,青年的名字叫潤之,彼時還是省立第一師范的學生……”

  通過“油紙傘”的講述,聽眾見證了《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的發表過程,也見證了青年毛澤東的游學時光。

640 (1)_副本.jpg

  來自長沙的宣講人蘇卓帶著一把油紙傘走上舞臺。

  作為長沙黨史館講解員的蘇卓坦言,之所以想到用一把“傘”的視角講述青年毛澤東的故事,是因為黨史館展廳里的一幅畫,“畫中是毛澤東調研工人運動的情況,畫上就有這樣一把傘,而我們陳列館的舊址里,以及毛澤東和楊開慧居住的房間里,都有一把油紙傘,于是我們將相關資料串聯起來,組成了這個故事。”

  “在我們講解過程中,有一些沉浸式的場景,讓大家的耳朵能聽到,眼睛能看到,更能夠深入其中,感受到這些理論在我們現在實踐工作中的指導意義。”蘇卓告訴記者。

6402.jpg

  來自湘西州的微宣講團,帶來了“三棒鼓”特色宣講。

  手拋刀棒,邊打邊唱……此次大賽一等獎的獲得者之一,是由李有為、田劍英、余洋、余坤成、唐成組成的微宣講團隊。來自湘西州的他們,以傳統的土家族民間技藝“三棒鼓”,演繹了新思想為湖湘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推動湖湘文化創新性發展的過程。

  “不僅僅用于比賽中,我們已經用這種形式走進了村寨、校園、社區。”李有為告訴記者,這樣的方式,最容易吸引到老百姓,“只要我們往那兒一站,一唱一表演,大家馬上就聚攏過來了。”

  從革命先烈到湖南籍國防英雄,從回鄉創業的新農民到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從傳承與創新的瀏陽煙花,到科技創新自立自強的龍頭產業等等。比賽中,宣講人通過情景演繹、視頻展示、課堂展現等形式,講述了多個生動故事。

  大家用共情的案例,將深刻的大道理用家常話講出來,通過冒著熱氣的群眾語言,把黨的創新理論講清楚、講明白,讓新思想聲聲入耳。

  組合式宣講:讓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近年來,以微宣講為代表的理論宣講形式,為老百姓帶來了新體驗。

  何為微宣講?它可以是一個故事,從小故事中解讀大道理;可以是一個人物,從普通人反映大時代;可以是一個物件,以小切口進入大主題。

  微宣講打破了“你說我聽”的傳統宣講模式,把厚重的理論轉化為“輕”“巧”“活”等大眾化方式,且不限場合,將黨的創新理論傳播到尋常百姓家。

  今年以來,湖南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線,抓住主題教育契機,廣泛開展了專題集中宣講和微宣講。

  彈詞、戲曲、情景劇、三棒鼓……宣講員們組建多元融合宣講隊伍,創新宣講形式,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深入街道、企業、學校、農村等地,聚焦基層群眾的關注點,精準切入,讓理論宣講“活起來”,推動理論宣講走深走實。

  “今年我們探索要求理論宣講工作者要深入鉆研黨的創新理論和中央有關文件,提高自身理論素養,結合基層干部群眾工作實際,有的放矢,用身邊人身邊事,講好故事,探索開展‘提問式’宣講方式,切實增強理論宣講的針對性、實效性。”湖南省委宣傳部理論宣講處負責人介紹。

  以培育青少年為重點,湖南省委宣傳部還聯合團省委,依托“百千萬”80、90、00后青年講師團,以“青春鑄魂”工程為統攬,以“百萬青少年大學習大宣講實踐育人行動”為牽引,開展了“青春心向黨 奮進新征程”微宣講活動,其傳播量達到了1521萬。

  為進一步加強全省理論宣傳宣講隊伍、陣地建設,今年11月,在全省各地開展市州一級理論宣講示范基地推選活動的基礎上,開展了全省理論宣講示范基地推選活動,進一步提升基層理論宣傳宣講效果。

  “湘”味特色:打造理論微宣講品牌

  從“就理講理”到“多元闡釋”,湖南理論微宣講利用有趣有味的方式,將理論簡約化、趣味化,但簡約并不簡單、有趣而有內涵,讓群眾坐得下、留得住、聽得懂。

  理論宣講的最終目的,是通過講解,使黨的理論深入基層,走進群眾,入腦入心,最終指導實踐。

640.png

  湘潭市“為理而來”理論宣講示范活動現場。

  例如湘潭市,創新推出了“為理而來”理論宣講系列活動,融宣講方式、創宣講手段、分宣講對象,廣泛開展理論宣講活動。截至2022年,全市已開展各類宣講活動7500余場次,受眾高達100余萬人次。

  同時,湘潭充分用好“家門口”的紅色資源,以游客、流動人員為主要對象,在“五區”(即景區、街區、園區、廠區、校區)靈活設置宣講基地,用身邊的鮮活事實取信人,用榜樣的力量感染人;在基層一線,湘潭組織鄉鎮(街道)、社區宣講力量,通過街坊懇談、市民夜校、圍爐夜話等方式,深入社區、企業開展“社企課堂”活動,把“普通話”變成“湘潭話”。

  在形式上,湘潭下足了功夫,靈活采取屋場會、板凳會、三句半、花鼓戲、相聲、地方曲藝、情景劇等方式,開展面對面、點對點的宣講,讓群眾在談笑風生、春風化雨中感受理論的溫度、思想的魅力。

  這樣的做法在湖南并非個例。近年來,湖南各市州深化理論宣講工作,構建具有當地特色的理論宣講品牌,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深入基層。

  長沙打造“就認這個理”理論宣講品牌,組織開展“微宣講進支部”活動,聚焦“三個高地”建設、鄉村振興、全面從嚴治黨等主題,結合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堵點問題進行宣講。

  目前,長沙搭建的“好聲音宣講團”“生態文明講師團”等特色宣講團有200多個,基層宣講骨干1000多名,“百姓名嘴”3000多人。雷鋒車隊“的哥”彭友良、全國道德模范任菲莉等一大批“明星宣講員”廣受群眾喜愛和歡迎。

640 4.jpg

  《衡有道理》片頭。

  而最近火爆網絡的《衡有道理》,是由衡陽市委宣傳部策劃推出的本土原創理論宣講欄目,宣講的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一般的理論宣講不同,《衡有道理》既不干巴巴,也不文縐縐,而是以“創新理論宣傳+打造云端講堂”為定位,以創作高顏值的理論宣講短視頻為載體,以“故事講述+理論解讀”為主要方式,讓黨的創新理論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

  本次大賽的名稱為“湖南‘好聲音講壇’理論微宣講比賽”,既然是湖南“好聲音”,不僅要將故事講好,還要講得動聽。

  全省各市州針對當地不同情況,把普通話翻譯成“方言”,通過理論宣講品牌欄目等渠道,打通了理論宣講“最后一公里”,用這些可復制、可借鑒的宣講方式,掀起了理論宣講一輪又一輪的熱潮。

  見“微”知著,入腦入心。

  這場比賽,既是一場思想的碰撞,也是將理論宣講變為“好聲音”的現場示范,更是讓微宣講發揮大效應的新探索。

  用老百姓聽得懂的語言、用群眾記得住的方式,讓理論宣講不再是“空中樓閣”,處理好了“實”與“虛”的關系,才能真正把理論宣講講出深度、講出熱度。

  附:獲獎名單

  一等獎

  ●《青春當燃——我的韶山行》 鄒佳文、龐雨澤、謝思睿 、陳若依

  ●《湖湘文化,我的精神家園》 李有為、田劍英、余洋、余坤成、唐成

  二等獎

  ●《用詩歌照亮鄉村兒童心靈》 李柏霖

  ●《“三農”的現代化》 曾凡珂

  ●《事業的溫度》葉宗文

  ●《在賡續中創造,下一個“中國”,還是中國!》 楊眉

  ●《講好湖南故事 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 劉蕓

  ●《山歌唱給追夢人》 李沛蓮、顏振恒

  三等獎

  ●《傘訴為民情》蘇卓

  ●《“實事求是”從這里走來》 趙小玚

  ●《闖出科技創新自立自強的“山河路徑”》 尹茗聰

  ●《于無色處見繁花》 訾怡露

  ●《傳承與創新:民族復興的文化軟實力》 譚丹

  ●《致敬青春》 唐卓

  ●《答好三問 推動調查研究出實效》 彭鑫鑫

  ●《勇擔新的文化使命》 吳音瑩

  ●《你好,中國式現代化》 劉爍、鄧圭燦、梁杰、譚倩

  ●《增強國防意識 厚植愛國情懷》 焦夕芮

  ●《萬家燈火的守望者》 李穎姍

  ●《抉擇》 彭亞琴

  ●《中國式現代化:自信自立的中國答案》吳蕾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16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