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村鎮創建是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途徑,是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瓜州縣廣至藏族鄉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堅持黨建引領,內外兼修,積極探索“黨風帶民風,培育好鄉風”模式,推動文明村創建再上新臺階,成功創建為省級文明鄉鎮,并先后創建市級文明村3個、縣級文明村6個。
廣至藏族鄉卓園村是為集中安置引洮工程九甸峽庫區外遷移民而新建的移民村。2023年以來,卓園村扎實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全力筑造文明村鎮道德風尚建設高地,厚植文明沃土,讓文明創建之花綻放在卓園的每個角落。
人居美,夯實鄉村文明底座。走進卓園村,平坦的柏油道路直通村落,一排排的路燈并排兩邊,公益廣告隨處可見,文明墻繪吸引路人目光。經過美麗鄉村建設的裝扮,先后完成居民點外立面粉刷、外墻裙仿石磚襯砌、散水臺硬化、落雨管安裝、栽植金葉榆1060株,繪制墻繪100余處。落實“黨員率先行動、群眾積極響應、黨群聯動整治、改善人居環境”同頻共振整治機制,以“一院四邊一部”為重點,扎實開展人居環境衛生整治。全村范圍內車亂開、線亂拉、道亂占,種種亂象一去不返。美化靚化不斷升級,整個村莊面貌煥然一新。
人文盛,潤澤鄉村文明底蘊。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黨群服務中心、農家書屋等陣地,開展政策解讀、道德講堂、科普宣傳、文化體育等活動30余場次,讓文明實踐融入百姓日常生活。制定完善村規民約,發揮“一約五會”作用,開展“移風易俗樹新風”倡議活動,積極引導和鼓勵廣大群眾合理操辦紅白喜事。常態化開展“五星級文明戶”“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婦好兒女”等文明創評活動,完善道德“道德紅黑榜”“善行義舉榜”公示公開機制和“巾幗家美”積分超市獎勵激勵,不斷增強廣大群眾的自豪感、責任感、歸屬感,切實帶動廣大群眾樹立文明新風尚。
產業旺,豐富鄉村文明內涵。結合群眾善于養殖的優勢,按照全鄉“一村一品”產業發展思路,以“養殖專業村”建設為抓手,建成千畝飼草基地一處、卓園村養殖示范小區一處。搶抓“政企銀保+農戶”政策的機遇,通過村書記帶頭,黨員群眾參與,大場大戶示范帶動,家家戶戶搞養殖,采取“以養定種、種養結合、草畜配套、草企結合”的模式,不斷提升現代養殖業發展水平,戶均養殖業方面增收3—5萬元以上,輻射帶動黨員和群眾發展牛羊產業100余戶,種植飼草1200畝,拓寬了群眾增收渠道,實現了“種植不足養殖補”的多元化發展增收目標。
卓園村只是廣至藏族鄉文明村鎮創建的一個縮影。自2023年廣至藏族鄉創建文明村鎮的號角吹響以來,組織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主題宣講、“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等宣傳教育活動,不斷筑牢農村思想政治陣地,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黨群服務中心、鄉史館、農家書屋等陣地作用,常態化開展政策解讀、交通勸導、走訪慰問、矛盾調解等志愿服務活動100余次。開展鍋莊舞大賽、戲劇公演、“大手牽小手 傳承洮硯非遺文化”活動等文化活動20余場次,不斷提升新時代農民精神風貌。如今,廣至藏族鄉文明村鎮創建的藍圖已然展開,鄉村風貌、文明鄉風、產業興旺的故事不斷涌現,廣至藏族鄉將進一步推進文明村鎮創建,持續推進農村移風易俗,穩步提高村民文明素養、豐富群眾精神生活,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讓文明鄉風在廣至大地蔚然成蔭。(魏鴻嬌 高錦濤)
- 2024-01-04王文永赴平涼農商銀行調研督導工作
- 2024-01-04敦煌市沙州鎮全力打造智慧社區
- 2024-01-04敦煌:“一件事一次辦”讓政務服務更有溫度
- 2024-01-04甘州公安:推進警務改革 守護人民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