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角•中國甘肅網記者 常偉 通訊員 尚炯
民樂工業園區圍繞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深入實施強工業行動和工業突破發展行動,一手抓傳統產業改造升級,一手抓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推動產業模式和企業形態根本性轉變,加快構建具有民樂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著力建設“五個園區”。
培育綠色低碳“新動能” 建設“綠色園區”
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加快推進工業園區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重點任務,推進“減碳去碳”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低碳技術研究應用。積極謀劃布局氫能、儲能等未來能源和未來制造產業發展,培育形成綠色產業集群。深入實施綠色制造行動,鞏固國家綠色園區創建成果,加快建設綠色工廠和綠色供應鏈,加大循環化改造力度,優化園區產業鏈和生產組織模式,構建循環產業鏈條,力爭在重點區域、重點行業綠色制造上取得突破。

構建數字經濟“創新圈” 建設“智慧園區”
加快建設高速暢通、服務便捷和安全可靠的寬帶網絡基礎設施,開展5G網絡規劃布局,加快移動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前瞻布局數字經濟等高成長性未來產業,推動技術融合、業務融合、數據融合。以農產品精深加工、裝備制造、精細化工等行業為重點,加快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培育,深化工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逐步實現從研發設計、生產加工、經營管理、銷售服務到安全生產全流程數字化。加快工業數字化轉型賦能,支持重點企業開展工業數字化診斷,開發一批滿足輕量化、個性化、快速部署要求的數字化產品,賦能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

提升園區發展“軟實力” 建設“創新園區”
深入實施強科技行動,加大技術研發創新投入力度,創建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推動高校、科研院所與園區龍頭企業、中小企業深度合作,圍繞主導產業開展關鍵核心技術聯合攻關,支持以企業為主體的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和工業設計中心建設。向園區企業選派“科技專員”,帶技術、帶項目助力企業創新發展。優化配套人才培養、引進、激勵、扶持等優惠政策,為專業技術人才提供全要素全周期“專享服務”。

完善基礎設施“硬環境” 建設“協同園區”
牢固樹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堅持“以產興城、以城帶產、產城融合”, 按照“縣域副中心和區域增長極”定位,科學系統完善道路、供水供電、供熱供氣、垃圾處理、園林綠化等市政公用設施,統籌推進幼兒園、商業綜合體、便民市場、加油站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切實讓搬遷群眾生活得安心、省心、舒心。緊盯樂民新城公共服務設施、物業管理等方面的短板弱項和企業群眾關切的堵點痛點,讓搬遷群眾在建筑領域、工業企業、第三產業等領域充分就業,不斷提升樂民新城產業聚集能力、人口承載能力、就業吸納能力。

打造信用管理“新模式” 建設“誠信園區”
以信用建設為基礎,圍繞新型監管機制嵌入園區管理,依托企業主體誠信檔案,以園區運營管理信息化平臺為抓手,開展分級分類管理,并依托差異化結果,作用在信用金融、信用服務上。將信用建設融入園區日常管理體系,從事前招商審查、信用檔案的建立,事中信用畫像、信用評價、分級分類監管、監測預警等,事后信息共享公示、信用激勵引用、信用震懾等打造信用管理的業務閉環,有效幫助園區降低經營風險,實現園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 2024-04-01蘭州市稅務局舉辦第33個全國稅收宣傳月暨“蘭稅捷辦”便民辦稅繳費服務站啟動儀式
- 2024-04-01甘州區政務服務管理局搭建“心聲談話室”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
- 2024-04-01白銀公安成功偵破一起18年前命案積案
- 2024-04-01“醫”路攜手 讓瓜州群眾更有“醫”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