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在華亭市山寨鄉東街村500畝蔬菜種植基地,一座座鋼架大棚里,一壟壟、一株株滿掛枝頭的辣椒青翠欲滴、長勢喜人,到處彌漫著淡淡“椒”香和豐收的喜悅。

種植戶李林軍迎著陽光一邊查看辣椒長勢,一邊帶領務工人員除草、澆灌、追肥、噴霧除害,環節緊張不慌亂、動作嫻熟不多余,個個臉上都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我平常在家帶小孩,現在村里大棚多,忙的時候我們就去幫忙,一天有100元左右的收入。”“現在辣椒不愁銷路,我家今年也種了1畝。”“我們黨員帶頭種,這幾年種植經驗豐富了,大家種植積極性也很高,致富的信心很足。”村民們一言一語地說著。

產業發展是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和引領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今年以來,山寨鄉以解決廢棄苗木占地和撂荒地閑置問題為切入點,引進寧夏涇豐源有限責任公司,結合清理騰退廢棄苗木,成立了蔬菜產業黨委牽頭抓總,按照“黨組織+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對350座大棚由8個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群眾和企業共同認領種植,與浙江臺州市臺尚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和山東天添紅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簽訂訂單協議,主要種植螺絲椒、貝貝南瓜、菠菜、小青菜等時令蔬菜,蹚出了一條以產業振興帶動鄉村全面振興的新路子。
“我們村上種植了10棚螺絲椒,目前長勢良好,再有幾天時間就可以采摘上市銷售了。辣椒價錢好,今年村級集體經濟有望更上新臺階。”望著基地里的辣椒苗,峽灘村黨支部書記張平喜上眉梢。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山寨鄉把“大棚經濟”與“庭院經濟”相結合,鼓勵村民把房前屋后的“方寸地”變為增收致富的“聚寶盆”,整理四小園40座,搭建小型拱棚66座1800平米,種植大棚蔬菜,由合作社統一收購,增加群眾收入。
青枝綠葉果兒長,辛辣甘甜任人嘗。大棚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金鑰匙”,村民的收入有了保障,生活也有了奔頭。山寨鄉將不斷調優調強農業產業結構,深入挖掘農村經濟發展潛力,做大做強特色產業,讓“產業鏈”真正成為群眾“致富鏈”,把“產業興、百姓富、鄉村美”的生活“愿景”變成現實“美景”,奮力譜寫鄉村全面振興的嶄新篇章。(辛紅紅 李瀟)
- 2024-07-02郵儲銀行甘肅省分行各單位開展慶祝建黨103周年系列活動
- 2024-07-02郵儲銀行平涼市分行:服務升級 讓“有礙”變“有愛”
- 2024-07-02蘭州安寧區檢察院:數字賦能守護群眾乘梯安全
- 2024-07-02甘肅稅務助力家政企業“輕裝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