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千伏階丁線終端塔A相電纜終端頭測溫正常。”10月29日,國網隴南供電公司輸電運檢中心員工朱偉按巡視計劃對轄區內高壓電纜開展紅外測溫和通道巡視。
電力輸送,除了人們常說的“電線”,還有“電纜”。電纜線路的敷設方式有直埋、排管、隧道等不同形式,大多都是在“地下”的,這不僅可以美化城市環境,還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價值,很好的降低觸電事故發生的可能性。但同時缺點也很突出,一旦出現故障則維護成本更高,檢修更為復雜,因此,加強運維巡視和檢測是保障電纜線路健康運行的重要手段。
電纜終端塔作為電力輸送網絡中的關鍵節點,直接關系到電網的穩定運行和電力供應的安全。該公司設備部統籌協調,安排輸電運檢中心按照《電力電纜及通道運維規程》制定月度巡視計劃,確保周期性巡視,并對重點區域加強特殊巡視。此次特殊巡視主要針對110千伏階丁線與110千伏武階一二線、階兩牽二線四回同塔線路以及110千伏階州變電纜隧道,階州變電纜隧道長345米,共有4回110千伏主線和1回110千伏用戶線路同通道。
由于電纜終端頭較高,巡視人員采用“人機協同”方式利用無人機紅外熱成像功能逐相對終端桿塔電纜終端頭和耐張壓接管連接點進行測溫。測溫完成后,進入階州變電纜隧道,對抽水泵、防火封堵、滅火器、有害氣體監測系統進行逐一檢查,發現2處穿墻套管防火堵泥脫落,巡視人員立即對其進行回填封堵,確保不留隱患。
“電纜線路自身故障絕大部分是由于機械性損傷引起的,這種故障約占電纜自身故障的70%,而這些機械性損傷絕大部分都屬于人為的,通常處理的方法是做好電纜線路的巡視工作。”輸電運檢中心副主任周虹辰介紹。此外,電纜由于長時間被埋在地下滲入潮氣凝露從而導致電纜在輸送過程中受到影響或是發生事故。同時當電纜在過載、短路、局部過熱等故障狀態及外熱作用下就會引起絕緣材料絕緣電阻下降、失去絕緣能力甚至燃燒,從而引發火災。
國網隴南供電公司輸電運檢中心將進一步加強電纜終端桿塔外破隱患治理和巡視,對重點區域增加巡視頻次,梳理電纜設備臺賬,做到“心中有數”。同時高度重視高壓電纜線路和通道的精益化運維和管理,結合特殊巡視,持續強化開展設備紅外測溫、隱患缺陷排查治理等工作,壓實設備主人職責,保障“迎峰度冬”電力供應。(任秉珍 趙耀杰)
- 2024-10-30甘肅渭源:中醫藥“道地”“標準”效應凸顯
- 2024-10-30瓜州:靠前服務助企發展無憂
- 2024-10-30瓜州:苗木養護正當時
- 2024-10-30國網慶陽供電公司開展“地毯式”防小動物隱患排查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