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是民生之要,安居是樂業之本。近年來,肅北縣堅持把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工作作為筑牢生態安全屏障、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舉措,搶抓政策機遇,全力推進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建設工作。
黨城灣鎮青山道村地處地震斷裂帶災害影響區,為改善群眾住房條件,提升群眾住房安全水平,2023年肅北縣啟動實施黨城灣鎮青山道村地質災害避險搬遷項目,涉及農戶87戶。目前,已全部完成搬遷協議簽訂與安置。
為做好搬遷安置的“后半篇”文章,肅北縣積極實施青山道村地質災害搬遷養殖區建設項目,建成57套400平方米養殖單元,努力解決搬遷群眾后顧之憂,確保群眾穩得住、能致富。
走進在青山道村地質災害搬遷養殖區建設項目現場,工作人員正按照征遷房屋的順序為搬遷戶分配養殖區。
“青山道村以牧農村冬季集中教育為契機,通過入戶走訪調查摸清2023年搬遷戶現實養殖情況,分批次分配養殖小區。今天共分配養殖小區57戶。下一步,我們一方面將緊盯養殖區牲畜入住情況,結合產業扶持政策,著重培育大場大戶;另一方面將做好養殖區管理工作,確保養殖區正常運行,為搬遷戶養殖提供有力保障。”青山道村黨支部書記桑艷霞說。
在石包城鄉石包城村西泉新區生態地質災害避險搬遷集中安置點,一排排新居整齊排列,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格外顯眼。石包城村村民宋金鑫來到安置點,仔細查看戶型結構,規劃后期裝修等工作。
“前段時間,我們已經拿到了鑰匙,對房屋的結構質量我們比較滿意。等年過完天氣暖和一點,我們就開始裝修盡快入住。”宋金鑫說。
肅北縣石包城鄉西泉新區生態地質災害避險搬遷集中安置點暨附屬工程建設項目,總投資2490萬元,包括集中安置點住宅和附屬工程兩個部分。其中,集中安置點住宅為43套,分3種戶型,附屬工程包括7套雙層商業門店,每套200.65平方米,同時配套建設污水處理廠改擴建、給排水以及活動廣場、停車場等工程。
“今年,石包城鄉集中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集中安置點建設項目,已為14戶集中安置戶分配了新房,房屋已完成交付使用。”石包城鄉副鄉長車飛說。
近年來,肅北縣全面貫徹落實省市關于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工作各項決策部署,立足實際、著眼長遠,聚焦政策宣傳引導、搬遷政策制定、安置點規劃建設等重點工作,堅持把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工作作為一項政治任務來謀劃、一項民生工程來推動、一項鄉村振興工作來部署,全力推進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全縣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對象涉及173戶605人,目前,完成分散安置158戶,集中安置15戶,兌付補助資金1720萬元,發放五年期貼息貸款105萬元。(王鈺軒 孟根胡依格)
- 2024-12-27秦安稅務:稅惠助企健康發展
- 2024-12-27蘭州城關區:數據賦能打通基層治理“神經末梢”
- 2024-12-27武威多措提升民生福祉
- 2024-12-27石門派出所:細查寄遞物流業 嚴把快遞“安全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