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隴南市生態環境局聚焦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精準發力、綜合施策,深入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階段性顯著成效。截至6月30日,全市多項環境質量指標表現優異,部分指標位居全省前列。
在藍天保衛戰方面,隴南進一步壓實縣區工作責任,督促鄉鎮強化對“四燒”(焚燒秸稈、垃圾、荒草、落葉)行為的巡查與監管;常態化開展工地揚塵專項檢查,對相關縣區政府和市直部門及時進行提醒約談并交辦問題。同時,加快推進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散煤治理等重點工作,在沙塵污染天氣期間,及時報送剔除資料并加大灑掃霧炮作業頻次,有效遏制揚塵污染。
碧水保衛戰中,隴南重點加強枯水期及汛期地表水斷面水質超標反彈問題的監督管理,加快隴南市水質自動預警監測站建設,強化地表水水質預警監測能力。此外,推動縣域間流域橫向生態補償協議簽訂,白龍江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已通過省級評選并推薦至生態環境部;開展全市飲用水水源地“回頭看”問題排查,按“一口一策”持續推進重點河流入河排污口整治,筑牢水環境安全防線。
凈土保衛戰同樣成果頗豐。隴南已完成涉鎘企業排查,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100%,并推進41個歷史遺留廢渣地塊調查治理;強化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完成1229家企業申報登記,持續開展新污染物調查。在生態保護方面,完成生態紅線線索核查及207戶生態敏感區移民搬遷審核,康縣美麗鄉村先行區建設通過省級審核,正報送生態環境部復核。
從監測數據來看,上半年隴南環境質量表現亮眼。
空氣質量方面,優良天數比率達93.9%,位居全省第二;細顆粒物(PM2.5)濃度25微克/立方米,位列全省第六;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52微克/立方米,排名全省第三,環境空氣質量各項監測指標均達國家二級標準。
水環境方面,12個國控地表水斷面水質優良比例100%;17個縣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7個鄉鎮“千噸萬人”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均為100%,城市建成區無黑臭水體。
一系列扎實舉措與亮眼數據,彰顯了隴南在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的堅定決心與實際成效,為全市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生態基礎。(隴南市生態環境局供稿)
- 2025-07-25臨夏市稅務局:稅惠為牛羊產業升級“添翼”
- 2025-07-252025年中國·臨夏花椒產銷對接大會暨花椒產業國家創新聯盟年會舉行
- 2025-07-25駝鈴映初心 維權守敦煌——記敦煌月牙泉畔的消費權益守護者王曉偉
- 2025-07-25敦煌:立體展示千年絲路郵驛歷史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