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角·中國甘肅網記者 張振國
近年來,天祝縣大紅溝鎮深度踐行“千萬工程”部署要求,以“一導三維”工作法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從“點、線、面”三個維度齊發力,持續維護文明秩序、煥新村容村貌、建立起長效機制,切實讓整治成果轉化為人民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體驗。

大紅溝鎮將環境衛生整治與精神文明建設相融合,構建“支部引領、黨員帶頭、公崗盡責、群眾參與”聯動整治模式,形成“人人參與、共建共享”的共治格局。督促制定人居環境整治專項村規民約,通過“道德紅黑榜”“積分兌換”引導群眾自覺主動清理臟亂。走進紅溝寺村,干凈平整的村道延伸至家家戶戶,錯落分布的農家院落靜謐宜人,村委會前的花園里草木蔥蘢、花香馥郁,一片生動景象。“村規民約和‘道德紅黑榜’‘積分兌換’發揮出積極作用,村民們都能意識到愛護環境是自己的責任。”大紅溝鎮紅溝寺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劉治邦說。
聚焦村莊公共區域、主干道路沿線等六大重點領域,實行保潔員分段包干制,嚴格落實“每天1小時”常態保潔制和“每周一三五大掃除”集中保潔制,進一步明確整治任務,實化工作措施,在“臟亂差”頑疾上做“減法”。今年以來,累計拆除老舊房屋和棚圈15處,持續規整“三堆”;對公路兩側枯樹雜草、生活垃圾進行全面清理,完成2.5公里通道綠化;落實河道管護措施,清理河道垃圾3.8噸;針對商戶亂擺攤點、占道經營和村組內亂堆亂放等行為,開展“地毯式”排查整改;田間地頭的廢舊地膜也按照“誰使用誰清理”原則進行了妥善處置。通過“靶向治理”,實現了從昔日殘破的土坯房、舊棚圈到如今敞亮的磚瓦房、新庭院,從曾經雜亂的垃圾堆、荒坡地到如今蔥郁的綠化帶、景觀帶的轉變。

人居環境整治既要“一時美”,更要“長久美”。大紅溝鎮積極探索建立各項長效機制,讓人居環境整治徹底擺脫“一陣風”式治理困境。大力推行鎮村兩級干部配備“五個一”的“馬路辦公”模式,確保能第一時間發現問題、主動清理;對8個村和鎮屬各單位環境衛生實行“定期整治、每周巡查、每月盤點、季度評比”,以考評倒逼落實,督促各村起底問題、集中整治、長效管護,在鎮域內營造出各村“你追我趕、不甘落后”的濃厚氛圍;適時開展“最美公崗”“美麗庭院”評選活動,以典型示范引領風尚。通過長效機制的建立,整治成效得到持續鞏固。
如今的大紅溝鎮,鄉間道路平坦整潔,田間地頭生機盎然,河道水渠清波蕩漾,農舍庭院靜謐雅致,人民群眾安居樂業,一幅“環境美、鄉村興”的生態宜居畫卷正在這方土地上徐徐展開。(受訪單位供圖)
- 2025-09-11榆中稅務:辦稅服務廳轉型升級 打造優質營商環境“新前沿”
- 2025-09-11國網甘肅電力:“村網共建”為鄉村振興注入電力動能
- 2025-09-11張掖稅務:以舊換新“惠添動能” 消費市場“稅力煥新”
- 2025-09-11瓜州:“火紅”辣椒成富民“金鑰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