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走進瓜州縣南岔鎮,田野間鋪展著一幅動人的豐收圖景:萬畝玉米褪去青紗,裹著飽滿的金穗迎風而立,大型收割機轟鳴著穿梭田間,運輸車輛往來如梭。伴隨著收割機的轟鳴聲,一株株玉米連莖帶穗被“吞”入機身,摘穗、剝皮、秸稈粉碎一氣呵成,金黃的玉米很快將車廂裝滿,農戶們臉上洋溢的喜悅與金色的玉米交相輝映,奏響了“春種一粒粟,秋收萬粒糧”的豐收樂章。

“今年我種了100多畝玉米,以前都是人工掰玉米、晾曬,要干上大半個月,現在全部是機械化收割,幾天就收割完了,省心省力,效率也高。按今年的市場行情畝均收入1600元,比往年人工收割時不僅每畝省了近300元的人工成本,還減少了脫粒損耗,效益實實在在往上走。”瓜州縣南岔鎮九南村村民蒲紅兵說。

“我家今年種了35畝玉米,全都用上了滴灌,管子直接通到玉米根旁,澆水施肥又省工又精準。今年玉米每公斤能賣2元,比去年沒裝滴灌時每畝多收近50公斤,預計今年收入能達5.5萬元!”瓜州縣南岔鎮九北村種植戶楊佳捧著飽滿的玉米果穗笑意盈盈地說。

今年,瓜州縣南岔鎮共種植玉米1萬余畝,得益于適宜的氣候條件、農戶精細化田間管理,以及滴灌技術與全程機械化的助力,全鎮50%以上的玉米田配套了智能滴灌系統。該系統通過精準輸送水肥,既減少30%的水資源消耗,又保障玉米關鍵生長期養分不脫節,帶動玉米平均畝產超800公斤,較傳統種植每畝可增產50公斤左右。

“我鎮始終把保障糧食安全擺在首位,堅決扛穩糧食安全政治責任。鎮里全面及時落實一次性種糧補貼、耕地地力補貼、農機補貼等惠農政策,通過穩定種植面積、保障種植收益,進一步提升農戶種糧積極性,確保糧食產量穩定。”瓜州縣南岔鎮副鎮長李偉介紹。
豐收的畫卷,背后是瓜州縣“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寫就的堅實答案。如今,玉米種植早已是瓜州縣農民增收的“硬支撐”:玉米長勢旺、產量高,就連玉米秸稈也能“變廢為寶”——加工成青貯飼料后,既降低了養殖業發展成本,又破解了秸稈露天焚燒的環保難題。(吳紅晶 馬麗蓉/文 魏鴻嬌/圖)
- 2025-08-06瓜州南岔鎮:辣椒掛滿枝 豐產好“錢”景
- 2025-06-16戈壁變“金窩” 瓜州南岔鎮走出農旅融合致富路
- 2025-05-23瓜州南岔鎮:“科技+”種出新“辣”度
- 2025-04-29瓜州南岔鎮棉花生產開新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