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在线观看国产天堂-1024亚洲精品国产-1024亚洲-1024香蕉国产在线视频-1024手机看片国产旧版你懂的-1024你懂的国产精品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財經新聞 >> 新聞資訊

為綠色而歌——平川區實施“生態美區”戰略深入推進國家儲備林項目建設掃描

2025-06-18 16:36 來源:中國甘肅網

  西北角·中國甘肅網記者 金樹棟 文/圖

  超前布局,實現項目迭代升級

  六月,仲夏光影,萬物繁茂。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穿透薄霧,灑在平川區寶積鎮大灣村新栽的樹苗上。嫩綠的葉片上掛著晶瑩的露珠,微風拂過,整片林地仿佛被注入了生命。這里是平川區國家儲備林建設的第一期工程現場,曾經何時,這里還一片裸露的荒地,如今已成為城市邊緣的“綠肺”。國家儲備林,這個陌生的專業詞匯,正通過千萬棵扎根土地的樹木,轉化為人民群眾可感可知的清新空氣與藍天白云。

  依托國家儲備林項目,平川區探索生態價值轉化路徑,成立全省首家林業碳匯發展中心,探索林草碳匯多元化、市場化價值實現機制,著力打通“兩山”轉化通道,打造“點綠成金”的平川模式。2024年5月,“一中心、一平臺、三體系、四系統、N場景”的平川區林草碳匯智慧管理平臺建成投用。目前已進入碳匯監測,年內可望實現交易。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推動“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雙向轉化,終究是要通過“綠起來”。2022年以來,在白銀市平川區,一場關乎生態安全和鄉村振興的綠色工程——國家儲備林建設,正悄然改變著這片土地的模樣。

  綠意生長里,暗藏著一個地區的未來。近年來,平川區積極實施國家儲備林項目建設,打造以林業碳匯為主的生態產品交易鏈,推動形成林業碳匯生態補償機制,持續促進生態改善、農民增收,打造生態、經濟和社會多贏的以生態建設引領高質量發展樣板區,助力“綠滿隴原行動”花開平川大地,為全省乃至全國林業碳匯經濟發展提供“白銀經驗”和“白銀智慧”。銳意奮進的平川區,在探索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上不遺余力、亮點滿滿。

  搶抓機遇,精準項目科學推進

  平川區因境內有10萬畝旱平川而得名,地處黃土高原和騰格里沙漠過渡地帶,是國家“三北”工程建設縣區之一,也是甘肅省24個沙化分布縣區之一。這里自然條件嚴酷,生態環境脆弱,缺林少綠。搶抓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和國家儲備林建設的政策機遇,積極謀劃實施國家儲備林建設工程對于平川區而言,可以說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旨在通過造林實踐,實現區域內生態建設的可持續發展,把平川區打造成絲綢之路經濟帶“綠色生態城”,黃河上游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先行示范區”。

  2021年10月,平川區開始布局實施國家儲備林項目,規劃造林規模45萬畝,總投資70億元。于2022年開始,在該區北部5個沙化及荒漠化鄉鎮人工造林45萬畝,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實現生態修復與產業深度融合。

  為加快推進國家儲備林項目建設,平川區在措施上從“實處”著手,制定了《白銀市平川區國家儲備林建設工作方案》,組建專班推進,實化任務,細化舉措,舉全區之力奮力推進國家儲備林項目的建設。

  緊盯錢哪來、在哪造、造什么、怎么造、誰來管“五要素”,平川區探索實施“拆、整、填、平、造”五字工作法,拓寬生態造林空間。截至目前,完成植樹造林25萬畝,昔日荒山披上了綠裝。

  一魚多吃,發揮項目疊加效益

  國家儲備林基地,儲備的不僅僅是林木,儲備的更是生態、美麗和幸福。

  草木蔥蘢,空氣清新。一大早,60歲的水泉鎮玉碗泉村民馬占清拿著鋤頭、頭戴草帽,趕到國儲林里,忙碌了起來。

  種了一輩子莊稼做夢都沒有想到,國儲林項目的建設,會給他帶來眾多收入。從此,馬占清過上了實實在在的“綠色幸福生活”。

  在干旱少雨的西北戈壁,文冠果憑借耐旱、抗寒、耐鹽堿的特性,不僅能防風固沙、提升森林覆蓋率,更成為撬動產業發展的“金鑰匙”。近年來,平川區依托國家儲備林建設,按照現代農業全產業鏈建設目標和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思路打造省列重點項目,全力激活文冠果產業新動能。

  ……生動案例,不勝枚舉,這些都得益于平川區創新“國家儲備林+N”模式,將全域生態建設融入到國家儲備林建設中,打造全省生態建設引領高質量發展示范區。

  夕陽西下,晚霞將整片林地染成金色。記錄完最后一組生長數據,護林員何乃萍告訴記者,以前種活一棵樹比拉扯一個娃娃還難,現在眼前一片綠意蔥蔥。平川區,正在用行動證明,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從來不是非此即彼的選擇題。每一棵扎根生長的樹,都是對未來的承諾;每一片擴展的綠蔭,都在重塑人與自然的關系。19.36萬平川兒女踏著生態美區的鏗鏘腳步,奮力前行。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本網原創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24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